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学科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在线培训>>文章内容
关于童话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09-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一、分析本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1. 学习状态:

2. 能力基础

二、学前调查

1.学生通读5

2.调查: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为什么?

结果按喜好程度由强到弱排列为:

《会走路的树》—《猴子种果树》—《蜗牛的奖杯》—《狐假虎威》—《谁的本领大》

三、文本解读,确定教学顺序和各课训练重点:

顺 序

内容

文本特点

课后相关要求

训练重点

1

会走路的树

文字清新轻快、意境自然优美,充满情趣,故事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发展,情节富有变化,结尾给孩子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续讲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1.尝试全面渗透该主题单元学习的方法和总目标,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找准起点、认准终点把准重点和难点。

2.续讲故事,声音响亮

2

猴子种果树

三次不同内容的同结构前后承接构成了故事的主题部分,内含农谚、俗语,是科学童话与寓言童话的结合体。

1.默读,说说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2.演这个童话故事。

1. 讲述故事内容完整;

2. 语言流畅。

3

谁的本领大

两个场景、两段情节的同结构并列呈现,情趣交融。语言表述上追求科学性。

分角色朗读课文

1. 神情投入;

2. 创造性讲述的起步。

4

狐假虎威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情节富有戏剧性

复述课文

1. 神情投入,讲述绘声绘色;

2. 创造性的讲述续编中提升内涵。

5

蜗牛的奖杯

故事娓娓道来,情理交融,耐人深省。

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研究全过程的成果呈现

四、研究预计达成目标和相应策略:

能级要求

教学策略

方法结构

1.声音响亮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自信

角色入手,把握内容;

时间入手,把握结构;

语言入手,把握形象;

拓展延伸,领会内涵。

2.内容完整

指导把握内容,理清结构

3.语言流畅

指导反复阅读,熟悉故事情节

4.神情投入

指导入情入境地体验、感受、表达

5.想象合理

指导补白、续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