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及表示法。 2.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并能辨析线段、射线、直线。 二、教材分析: 教材有关线段、射线、直线的编排体系是:将线段作为原始概念,也就是不定义概念,在一年级下学期时用“这些就是线段”来处理。到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从线段出发,引出射线和直线,存在一定的人为割裂现象。对“线”的认识能否从整体入手,在分化中清晰呢?本节课,教师从连“点”成“线”这一形象演示出发,运用分类的方式,从“线”的整体中层层分化出 “直的线的三种情况”,使学生初步感受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借助媒体利用线段这一已有知识,帮助学生主动迁移到对“射线、直线”的认识上来。最后,再借助表格来帮助学生梳理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融汇贯通形成系统认识。 三、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也知道了线段的一些特点。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在“直线”这一概念学习之前,学生往往会把所有“直的线”统称为“直线”。四年级的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对线段、射线、直线三个概念的整体感悟、辨析与梳理应该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射线与直线都有“笔直的无限地延长”这样的涵义,学生是否能通过想象并体会到?能否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呢?这成了这节课学生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常 规 积 累: |
1.量一量: 2.算一算: ( )厘米 | |||||||||||||||||||||||
一、 开 放 式 导 入 |
1.连点成线 同学们,我们都认识线,那么线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演示),现在你知道了吗? 小结:无数个点按照一定的顺序紧密的聚在一起就成了线。 |
观察感悟 |
从连点成线出发,让学生了解“线”的由来。 | |||||||||||||||||||||
二.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初 步 感 悟 |
(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线) 1.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线,这些线有什么特点呢?你能根据线的特征按一定标准分分类吗? 呈现资源,反馈修改 2.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在分类,按曲直分的能不能再按端点的个数分?按端点个数分的能不能再按曲直分呢? 3.展示交流,聚焦分析 比较两种分类结果:为什么分的结果会一样? 4.小结:同学们都是按曲直和端点个数来分的,虽然分的顺序不同,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
独立分类 “收”:学生的各类分类资源。(1.标准不统一 2.按线的曲直3.按端点的多少) 继续分类 (个别错误个别指导,很多学生发生偏差集体指导) “收”:在原来分类的基础上再分类的资源。(实物展台二种资源) 独立思考: “收”:最终分成的类别都相同 |
通过“分类”,使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线的特征,构建起“线”按不同标准形成的整体结构。 经过二次分类,使学生体会到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不同,但最终分成的类别是相同的。学生逐步感悟“点—线—直的线”这一慢慢细化的过程。 | ||||||||||||||||||||
形 成 概 念 |
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直的线的情况,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已经知道直的线分三种情况:二个端点、一个端点、没有端点。 板书:二个端点 一个端点 没有端点 1. 重温线段 它们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多 媒体展示)细心的同学会观察到我们城市夜空中经常会看到激光在闪烁,激光就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它是从发射器发出的,那么把发射器看作是一个端点,在组成线的过程当中遇到阻挡物,又形成另一个端点,像这样有两个端点的其实就是我们学习过的线段。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板书:线段) 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吗?(板书:可以度量) 发射点用A表示,阻挡物用B表示,可以从A到B叫线段AB,也可以从B到A叫线段BA,(板书:线段AB,BA) 我们都知道线段是可以度量的。你知道为什么可以度量吗? 2.认识射线 媒体演示:(激光在发射的过程中没有遇到阻挡物) 如果没有阻挡,那会怎样呢?……你能像刚才学线段一样从怎样画图、怎样用字母表示、是否可以度量三个方面来想一想呢?有起点、有方向的,这样的线叫做射线(板书:射线)。射线有几个端点? 边说边画:发射点一般用O表示,任意取一点A,叫射线OA(板书)。能不能叫射线AO?为什么? O表示的点和A表示的点相同吗? 3.认识直线 只能朝一个方向发射吗? (手指射线的端点)如果这个端点也没有,那么这根线会怎么样?有多长? 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线就叫直线(板书:直线)。怎么表示呢? 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板书:直线AB),与线段上的A、B一样吗? 也可以用小写字母l表示。 现在你还认为直的线就是直线吗? 4.举例 刚才我们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线段、射线和直线呢? 过程中指导: 同学们找到的都是线段,难道生活中就没有射线吗?你能不能根据射线的特点找到射线呢?用红外线演示碰到墙形成线段,透过窗户形成射线。这时把什么看作一个端点?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太阳光、灯光…… 小结:刚才大家说的太阳光、灯光 都是光源体,看来只要有一个光源体,把它看作一个端点,如果没有阻碍物,光线可以无限延伸,就可以看作射线;如果遇到了阻碍物,它就成了线段。你们有没有找到直线?原来不是直的线就是直线,在生活中很难找到数学中的直线。 |
学习表示方法,了解要学习的几个方面 学生想像理解,学习辨析。 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向两边无限延伸 学生举例 灯光、手电筒发出的光、投影发出的光、红外线等 |
从旧知“线段”引入,通过对已有概念的内涵、名称、表示方法的梳理,构建学习射线、直线特点的过程结构。 | |||||||||||||||||||||
把抽象的知识回归现实生活,使学生更明确数学是来源于生活。 | ||||||||||||||||||||||||
|
概 念 梳 理 |
1.刚才我们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了它们的特征、表示方法,你知道从一个端点出发可以画几条射线?经过一个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呢? 2.组织交流 |
独立思考 |
对三种情况的梳理,帮助学生辨析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也建立这些知识的联系。 | ||||||||||||||||||||
三、 拓 展 延 伸 |
1.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会怎样? 2.作业:将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呢?边整理边思考: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比较完善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
既对课内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还使学生对后续的学习内容提高兴趣。 |
板书设计
线段 射线 直线
BA
直 2、3、4、5、6、7 8
没有端点 直线l
AB
按端点
个数分 一个端点5、8、10
没有端点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