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计算。 2.能有序排列算式并发现规律 3.知道判断的重要,知道先判断再计算 二、教材分析: 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以对应,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十几减9,第二段教学十几减8、7,第三段教学十几减6、5、4、3、2。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处于教结构的阶段,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方法,后面学生就能利用方法学习十几减8、7、6、5、4。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能否掌握好本单元知识的关键。 2. 学生分析: 十几减9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没教学之前要一个得数不是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喜欢在教师面前大肆炫耀。那怎么样让这些个别学生在知道计算结果、已形成初步计算技能的同时,对计算过程感举,对课堂教学本身感兴趣,从而思维得到提升呢?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常规积累 2分 |
1.口算 2.全班校对 |
1.学生在练习纸上练习 2.一生报得数,集体校对。 |
日常积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不间断的温帮知新,积累知识。 | ||
二、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35 |
|
1. 初步学习 |
1.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今天起要学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十几减 2.探究活动: 你会算吗?不会算也不要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棒,你可以先想一想,再去拿一拿,边拿边说怎样从13根里面拿走9根?再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出示练习纸,指明写在这里)。当然,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不需要用小棒,也可以直接用算式来表示口算过程。 3.学生汇报 |
1.独立操作探究,全员参与,边想边摆边说边写在活动中中针对学生情况进行过程指导 |
把问题下放给每一个学生,让独立思考问题,并通过交流明确算理 |
|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 讨论(1)为什么是分成3和6,而不是分成4和5或其他的呢? (2)为什么先减3,而不是减6呢? 教师板书 提出要求:你看得懂吗?什么地方不懂,你可以把问题提出来 小结:都是把13-9转换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
2.学生边用小棒演示边汇报:学生情况预设 (1)平十法: 13-3=10 10-6=4 学生讨论 快速反应:15-9 17-9 9分成几和几 同桌互相说 (2)破十法: 10-9=1 1+3=4 (3)想加算减: 9+4=13 13-9=4 (4)假设法: 13-10=3 3+1=4 |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通过质疑来理解算法 | ||
2. 深入探究 |
1.写算式 刚才我们研究13-9,那十几减9的算式还有哪些呢?请我写出所有的十几减9的算式。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提出要求:能不能把所有的十几减9的算式都写出来。写完以后读一读。 2.全班交流: 3. 运用方法 哪些已经学过了?用你刚才学到的方法算一算11-9、12-9 4. 你能根据刚才三道题的结 果推出十几减9的算式的结果吗? 思考:为什么这么快就得到算式的结果了? 5.验证推断是否正确 我们的推断是否正确呢,每个小朋友选两道题把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来看一看这些题我们算得对不对。 |
1.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如有困难,教师进行过程指导。 学生情况预设: A.有遗漏的 B.多写的20-9 C.无序的 D.有序排列且全的 2.学生计算,说说计算方法,并把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3.学生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4.同桌互说 |
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的习惯 | ||
3. 寻找规律 |
1. 寻找规律 十几减9的算式里隐藏了什么规律呢? 2.交流规律 3.沟通理解: 多的这个1是哪来的?结合破十法,引导学生看上面三题,明确是十几里面的10-9以后剩下的1。 4.验证规律 |
学生寻找规律,同桌互说: 1.十几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就是得数。(如果在十几减8、十几减7中还会有这种规律存在吗?大家以后可以关注一下) (2)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如果学生找不到,适当提示) 引导学生看破十法,理解1是怎么来的。 18-9、14-9、16-9、12-9 |
发现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问题,提高计算速度 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规律的局限性 | ||
4. 运用规律 |
运用规律: 找到了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 |
快速反应: 学生写在练习纸上 1□-9=6 1□-9=4 1□-9=3 1□-9=8- |
| ||
三、 课堂小结 3分 |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十几减9的?()
|
先学13-9一个算式,有序写出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找到规律,用规律计算。 |
总结学习过程,为教学十几减8、7等奠定基础 |
十几减9
发布时间:2009-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