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
2、能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方法。
3、让学生熟练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进入三年级,我们就要学着自己整理复习了。元旦,同学们已经回去整理了乘法这一单元,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和复习。
出示课题:乘法整理与复习
师:下面请同桌交流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同桌交流后指名汇报,并板书:口算 笔算 解决问题
二、复习口算。
师:那我们按照学习顺序先来看口算。
(PPt)活动要求: ① 看一看:同桌收集的题符合要求吗?
② 算一算:同桌相互判断都算对了吗?
③ 说一说:收集的错题错在哪,会改吗?
指名说一说口算分成了几类?并板书:一位数乘整百数 一位数乘几百几十
师:像这些一位数乘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我们都是怎么算的?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口算方法:一位数乘几个百 一位数乘几个百+几个十
注 意 点:0乘任何数都得0 末尾0数清楚
师:我们会算了,也知道怎么算的更好了。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比一比,谁在30秒内完成得又对又快。
口算完成后学生开火车进行汇报。交流200×4×2的口算过程
小结:通过整理复习,口算方法更清晰了,速度更快了。那我们来看看笔算。
三、笔算复习。
提问:笔算中学了哪几类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一位数乘一般三位数 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 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
活动:每一类中选一题和同桌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笔算确实很容易错,
完成练习纸二、三两题,并相互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笔算,你有什么注意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法则:个位起依次乘,满几十向前进几。中间0加进位,末尾0直接落。
注意点:末尾有0的乘法一般采用简便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乘法的计算梳理清楚了,在乘法练习中往往还碰到这类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做一做。
完成练习纸四、五两题,重点交流有困难的
过渡:掌握了这些乘法的计算,我们就能来解决好多问题。
四、解决问题。
提问:你们整理的有关乘法的应用题有哪几类呢?
按步骤分可能是一步的,也可能是两步的。如果按数量关系还能分成部总、份总、倍数、相差
师:老师从同学收集的题中,选择了几题(PPt)同桌相互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师:这还有一题只提供了三个信息(PPt)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出示一步计算)梨树有多少棵? 一起说算式
师:两步计算的你也能提个问题,并列式子解答吗?
学生完成练习纸六后交流两步计算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重点交流连乘应用题。
小结:在计算这样的连乘应用题时,我们要关注相关的量才能想乘。
(PPt)应用题练习,同桌相互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总结。
回顾我们今天整理复习的内容,想一想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那今天回家挑战一下自己,能不能把更多有关乘法的习题做的更好呢?
教学反思:这节复习整理课基本上走了讲练结合的模式。课前先让学生独立整理填写乘法整理和复习表格,在学生自己复习与整理的基础上,教师再了解学生整理作业的状况,为课堂教学中交流、评价和提高积累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课上也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带领学生主动回忆旧知,最终黑板上呈现了乘法这一单元的知识脉络,但事实上,这一知识脉络是个别学生“凑”出来的,知识框架仅仅体现在黑板上,而不是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有就是练习中对按要求把0,1,2,3这四个数字填进 里。(1)要使积最大: × (2)要使积最小这一题拓展上,我是问,如果要求乘数不为0,情况又怎样呢?目的是为了掌握填积最小的方法,可后来练习中发现,在做把四个不为0的数字来填时,基础差的学生就受我这题的影响还会去填0,有些混乱了。所以这一题拓展时最好把0,1,2,3改为四个不为0的数字。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太积极,教学环节应该设计得更新颖活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