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示画面,激疑导入
1、出示图片1,你认识这种树吗?(贴:红杉树)(红杉树因树干呈玫瑰红色而得名)你能用1、2句话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这几棵近处的红杉树吗?(你看,我们的摄影师都无法把它们的全貌纳入镜头中,因为它的树干直插云霄云霄)据老师了解,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成熟的高达60—
2、出示图片2,却有这么一棵红杉树,和这边参天的红杉树相比,它怎么样?(矮小、瘦弱的、就像发育不良的孩子)
3、同是红杉树妈妈的孩子,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呀藏在一则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里呢,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不大的红杉树》,补充完课题。(贴:长不大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中午拿到纸老师已经请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不认识的字请大家查字典标上了拼音,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
2、 出示词语,自由读,开火车朗读词语,其他同学仔细听,正确的跟他读。齐读。(请一组开火车)
3、 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及时指导读长句。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1、2小节
1、 这棵红杉树的种子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去远方独立生活,它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样回答它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2小节,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种子和妈妈说的话,并练读一下,体会一下他们说时各自的语气、神情、动作。
2、 请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一人做种子,一人做妈妈,注意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可以加上动作。
3、 (出示句子)哪一组同桌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好的?你为什么笑着说?你愿意来试试吗?带着兴奋、急切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大家一起读。
红杉树的种子:快一些,有着自己已经成熟可以离开妈妈怀抱的兴奋,以及早日离开妈妈怀抱的急切及对外面世界的期待向往 可以从“已经、吧!”读出来。
妈妈:话语中充满担忧、关心的语气,却不乏坚定,可以从“不、是长不好的 !”读出来。
4、 再请一组同桌分角色读,点评。
5、 红杉树第一次提出离开妈妈的要求,妈妈没有同意,它是否就放弃了呢?红杉树种子们,你们还会怎么说来让妈妈同意自己去远方?红杉树妈妈,还会怎么说来让自己的孩子打消这个念头?(直接点名说)红杉树种子一次又一次的争取,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劝阻孩子不要出去,最终这颗红杉树种子只好扎进妈妈脚下的泥土里,这就是“拗不过”。它的兄弟姐妹都随风伯伯到远处的开阔地去扎根落土了。
(二)第3小节
1、 春天到了,这棵种子从泥土里钻了出来,看看妈妈高大的身躯,再看看周围叔叔伯伯们巨大的枝干,感到怎么样?(很安全)是呀,妈妈、叔叔伯伯们那么高大,躲在大树底下的它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
2、 (出示幻灯片)听,大风刮来,呼呼作响,有叔叔伯伯们包围,小红杉树安然无恙,没有一点损伤,而生活在开阔地的兄弟姐妹们却 。
3、 听,外面暴雨如注,有妈妈作伞,小红杉树犹如在温室里,而生活在开阔地的兄弟姐妹们却 。
4、 炎炎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小红杉树 ,远方的兄弟姐妹们
。
5、大雪纷飞,有妈妈做伞,小红杉树 ,远方的兄弟姐妹们 。
6、这时的小红杉树心里想:(开火车指名说)齐读文中的句子。
(三)4-5小节
1、 出示画面,在妈妈庇护下的小红杉树生活环境多好呀,然而他却成了病弱的、长不大的小不点。外面的环境是那样的恶劣,却让他的兄弟姐妹们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4—5小节,找找答案,用“因为……所以……”练习说一说。
2、 交流:(1)小红杉树要吸吮土壤中的养分,营养被叔叔伯伯吸走;要迎接阳光雨露的时候,被妈妈高大的身躯遮住。而兄弟姐妹们可以尽情地吸吮养分,沐浴阳光雨露。(2)因为小红杉树整天躺在妈妈的怀里,所以长不大。而兄弟姐妹们去远方独立生活,虽然外面有风霜雨雪,但这样的逆境可以让他们更坚强。 (3)是妈妈过多的保护阻碍了小红杉树的成长。
3、 这时的小红杉树才真正明白:出示:整天躺在妈妈的怀里,是永远都长不大的。
他深有感触地说:齐读这句话。
4、看板书,总结。
5、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多小红杉树的影子,比如蹒跚学步的孩子想独自走时,却总也甩不开妈妈不放心的手。你能联系自己看到的或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放学回家、做作业、过马路)
6、学完课文,今天你回去最想对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