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学科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反思论坛>>文章内容
“整理复习课型”的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09-04-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育人目标的建构

子课题研究内容的育人价值

本课题旨在挖掘整理复习课所独有的育人价值:独立梳理知识的能力、交互评价的能力、自我建构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教与学的资源的开发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整理复习课应具有的两个基本功能:一为复习,二为架构。复习,首先是唤醒记忆,对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行回顾;架构,通过整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横向联系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同与区别,对所学的点状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整理或重构知识体系,在整体的框架内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辨析或再认识。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影响其复习内容的完整性、整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的认知能力。基于此,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知识的原始积累阶段,加上学生自我建构能力的限制,因此低年段的复习还只能以简单的重复为主;而三~六年级学生的整理复习的重心则应逐步由单一的复习向知识的架构过渡,成为学生个体个性化占有知识的学习能力的体现和提升。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这种整理和结构知识的能力得到递进性的发展。

二、育人目标引领下教材使用的策略研究

1.解读教材,准确定位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

2.利用学生资源,生成教学资源。

3.利用基础练习资源,补充拓展练习资源。

三、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

1.资源类型

人力资源(专家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

基础性资源

教师资源

学生资源(成品资源、问题资源)

拓展性资源(素材资源)

2.开发路径

专家引领

日常教学研究

日常资料积累

滚动推进

利用网络

3.形成的资源成果

精品案例

相关论文

练习资源库建设

各年级递进性能力目标

拓展性资源汇总

4.后期资源建设重点

练习资源库建设

四、学科育人课堂的实践研究

1. 研究的方法、过程

案例研究

样本分析

反思重建

二、形成的课堂实践策略

自主整理

交互评价

小组合作

当堂检测

三、成效和问题分析

1.形成三~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递进性能力目标。

2.从学生的过程资料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3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4如何进一步缩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