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学科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反思论坛>>文章内容
基于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梳理
发布时间:2009-04-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育人目标的建构

1. 总的学科育人目标

从宏观层面上,学校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提供数学知识本身以外,至少还可以提供学生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系统,使学生具有数学的话语系统;提供学生认识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不同路径和独特视角,使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提供发现事物数量关系、数形关系及转换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使学生具有数学的头脑;提供学生一种惟有在数学学科中才可能经历和体验并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2. 不同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

解决问题(高):子课题研究内容的育人价值

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从无序向有序状态提升,从点状水平向结构状水平提升,学生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也成为学生自我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以致用,真正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育人价值,这是非常紧迫而有价值的课题。

解决问题(低):

1. 面对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学生能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去比较、分析,从现实情境中或一个较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和采用适当的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逻辑清楚地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能够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

2. 使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感受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3. 通过整体感悟,使学生在整体认识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练习,形成分析、判断、选择和灵活运用的自觉意识,形成整体把握的能力,摆脱只有知识点而没有整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

4.学生在从事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面临挑战,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二、育人目标引领下教材使用的策略研究

1.整合重组(分合、加减、简算等)

2.补充完善(估算、周长等)

3.拓展延伸(知识结构纵向拓展,课内课外横向拓展)

三、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

1.资源类型

物质层面资源:

1)文本资源:(教师:教学设计、系列精品课例、练习设计、论文随笔)

(学生:数学日记、学生题库、复习整理表)

2)媒体资源:(专题网站、教学课件)

3)活动资源

人力层面资源:

1)专家资源

2)校内教师资源

2.开发路径

1)基于日常

2)滚动推进

3)依托活动

3. 形成的资源成果

1)精品系列

2)相关专题论文(多篇获奖、发表)

3)周周练资源库

4)专题网站

4.后期资源建设重点

完善新开发系列案例,

在系列研究中丰富课型(新授、练习、复习)

丰富学生资源

四、学科育人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学科独特的研究方式

1.学科渗透

2.主动挑战

3.同步自培

二、形成的课堂实践策略

1.长程两段:(教结构、用结构)

2.整体感悟

三、成效和问题分析

成效:

1.教师的结构意识日益增强,自主进行日常滚动研究

2.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强,有了整体意识

问题:

1.缺乏前测,定量描述不够。

2.个别领域,尚未涉及。

3.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学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