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又在局小连听四节计算课:二年级的加法估算和笔算、三年级的乘法估算和笔算,属于教结构和用结构。课后,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我先在二(1)班试教。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事情总是不会像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比如第一个环节放下去后,本以为会有竖式出现,结果只有口算的,还有的是直接写出得数,无奈之下,我只好提醒了个别学生,不过没有人会想到估算,最后点拨了半天才有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一节课的内容就显得很仓促,就这,后面有一个练习都没有来得及完成,学生也是懵懵懂懂的。课后,我们组的老师反复思考后,认为今天这节课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估算,不仅要教给他们怎样估,还要教他们如何书写,对购物的数也做了适当的调整,意在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和意义。带着新的思路,怀揣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二(7)班的教室,却居然把常规积累中的第二个小题情急之下给忘了,唉,不管它了,继续往后上吧,后面的课还比较顺利,学生基本上跟我当时的预想差不多,甚至还要好,下课后,我终于长长地出了口气……
课堂上感觉还不错,不过,收上作业来才发现,问题还真不少,不要说那些学困生,就连中等一点的学生也显得很无助,这个箭头该怎么去标,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又向下,真不明白!而且,教了估算要遵循“方便和接近”的原则后,学生基本上都把加数估成了几百几十的数了,这样一来,就又变成了后面要教的笔算的知识了,其实并不简单多少,所以学生计算出来的正确率就比较低。无奈,课后又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加以巩固,甚至在课后又利用帮困小组救助那些学困生,总算,学生有些明白了。不过,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