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学科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专题研讨>>文章内容
夯实基础 前移后续
发布时间:2008-01-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晓宇 高鸣鸿

1128,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迎来了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终结性评估。在下午进行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全体语文教师与评估组的专家们全情投入,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题研讨。

这次研讨活动是我们在推进《成长系列作文》,前期进行了两次系列化研讨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沙龙。研讨的议题来源于研讨过程中的问题:虽然课标有分学段要求,但是自主把握的空间较大,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如何将目标细化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之中。相同内容在不同年级进行习作指导、评价上教师们对目标的定位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更好地推进后续的实践研究,切实发挥习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我们在个人学习思考、年级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就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进行学科组交流。

活动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屏幕上滚动着的老师们的心语里开始了。接着,每个年级组的代表带着备课组中老师的智慧结晶走向大家,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把所在年级的习作(写话)教学细化目标一一呈现,分别从观察、体验、语言、阅读、习惯、思维等方面进行阐述。一年级年轻的老师告诉了我们,刚入学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敢说,说完整的习惯,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走进生活,丰富孩子的说话内容;接着上台的老师强调二年级在一年级把一句话说完整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提升,要重视多感官的体验与表达的有序通顺。进入中年级,作文成为一门正式课程;三年级的老师在提到他们年级的目标定位时,反复强调了观察、体验的重要性,并准备对一事物进行持续观察,培养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的能力;四年级要做好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要学会抓特点细致地观察,写出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优美。这些,老师都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并且就如何做好与高年级的衔接,如何在结构、方法上进行指导也有所涉及;五年级的老师向我们陈述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如形成观察策略,进行换位体验,注意谋篇布局等,六年级在五年级的基础上更着重指出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同时要做好与初中的衔接。整个活动在热烈开放的氛围中展开,每个年级的老师在代表们发言后都不断补充、释疑,不断充实与完善。

大家都认为如果把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总目标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每个学年或者学段是其中的一个局部,每次教学又就是教学长段中的一个局部,可见,只有把每一次习作教学落实到位,才能实现最终目标的达成。而课堂时间是个常量,要想在一两节课中把所有的能力都加以训练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着眼整体,有所侧重是必要的策略。也就是说,每次习作指导都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教学重心,制定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两项习作能力的强化和训练,这比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教学要好得多。

同时,大家都认为习作教学各年级的目标已逐步走向清晰,但学生的差异也提醒着我们落实目标时不要拘泥,要有前移后续的思想。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不断完善我们的认识,同时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策略的不断优化上做深入研究。

与会专家对我们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研究是真实的,解决真实的教学问题,真实地展开研讨过程;研究是高质量的,目标的细化体现了多元性,同时促进了教师展开思维、研讨的过程;研究活动展现了二实小语文教师常态的科研水平和灵动的教育智慧。并真诚地祝愿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超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