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常州二实小 |
年级:三年级 |
班 级:3班 |
人数:46人 | |||
学科:语文 |
课题:《金子》第一课时 |
设计者:李娟 |
日期:07、12、14 | |||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构建阅读话题。 2.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若有所悟”、“一无所获”、“不无骄傲”等词语。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能大体说出文章主要内容。 二、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哲理类文章,给予学生一定的人生启示。《金子》一课,更是想通过彼得·弗雷特的辛勤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较为深刻。 本课生字学生大多已经有前期的认识经验,所以虽然比较多,但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增强独立识字的能力,用更多的时间来练好钢笔字。 2.学生分析 大多数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基本能过认读关,对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自二年级起也有所涉及。但因为低年级学生阅读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有时回答常常会偏离中心。 进入三年级以后,预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有一部分已移至课前。第一课时,重在预习的检测。学生通过大半个学期的训练,已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 对于如何读薄文章,理出思路,也有了一定的实践。但此类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哲理性文章,读出大意来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谈话导入 (5分钟) |
与学生交流梦想,引出主人公与课文。 |
学生交流梦想,并记住“彼”字。 |
亲近主人公,亲近文本。 | |||
初读课文 (23分钟) |
1.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 检查词语预习效果 3. 用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解决词语难点。 4. 请学生合作读书,并汇报。 |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同桌互查词语,并齐读。 3. 有字词典查“若有所悟”, 无字词典查“一无所获”、“不无骄傲”。 4.合作小组分工读书。 |
通过同桌读,合作读,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恰当地落实中年段阶段目标。 | |||
学说大意 (7分钟) |
1.再一次出示词语 2.要求默读全文。 3.训练根据词语学说大意。 |
1.学生开始默读词语 2.学生默读全文 3.学生练说大意。 |
梳理文章大意,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概括能力。 | |||
练写生字 (5分钟) |
1.做写字操。 2.注意关键点。 3.写字时提出要求。 |
1.做写字操 2.学生找字说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
当堂作业,巩固基础。 | |||
反思重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