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而成悟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增加其文化底蕴,还能促使学生提早识字,增大识字量,尽早进行阅读。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成语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成语的氛围,必能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一、寓教于乐,多渠道地引导孩子积累成语,识记生字。
1、在动人故事中学成语
每个孩子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根据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出发,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我就利用早读课的五分钟时间给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一个简短的成语故事,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活动兴致很高,每个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故事一遍讲下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复述,成语也记得既快又牢。随着孩子们拼音学习的结束,我就鼓励孩子们自己读成语故事书,每天轮流上台来讲一个成语故事,并把他们讲的成语书写在黑板上。一时间,图书角的成语故事书成了“热门货”,大家抢着读,课间,不断有学生兴致勃勃地把我们已讲过的成语故事来指给我看。
2、在课文情境中学成语
如我在教学《怀素写字》一课时,指导学生看图,让孩子们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怀素在写字。”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怀素在怎样地写字吗?”这时,同学们回答的句子就生动起来了:1、怀素在一心一意地写字。2、怀素在专心致志地写字。3、怀素在一笔一画地写字。这时,我又给了他们三个也是形容人做事很认真的成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我把这三个成语和“专心致志”一词一笔一画地书写黑板的一边,告诉他们这几个成语也是形容人们做事十分投入、认真的词,是一组近义词,再带着孩子们认读词语几遍,就在认读的过程,学生也认识了“贯、聚、转、精”等生字。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苏教版单元练习里成语歌的内容大都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我在教学成语歌就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对成语歌里的成语的理解放到课文中来学习, 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成语。
例如,第三册练习4中的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这四个成语的教学,我并没有在教学练习时才讲解,而是安排在本单元的《小鹰学飞》这篇课文中教学的。《小鹰学飞》这篇课文叙述了小鹰在学飞行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地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在小结课文时,我问:学了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七嘴八舌,这时,我适当总结,同时出现了以上四个成语,学生一下子理解了四个成语的意思,这时我让学生用这四个成语再说一说学了课文后的体会,学生自己体会出了学习没有止境,要像小鹰一样不断进取的道理。这样,课文、成语、生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在课外延伸中学成语
如一上识字1《一去二三里》这首小诗中,要求孩子们学习“一”到“十”十个数字,在给这些数字组词时,我发现学生知道一些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他们对这些成语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于是,我灵机一动,布置学生回去收集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第二天,我向学生了解了一下他们是怎样收集的。他们有的告诉我是爸爸妈妈告诉的,有的说是在父母的帮助下网上查的,有的说是父母带着自己查成语字典找到的。我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交流,发现孩子们完成得都很认真,收集到的带有数字的成语很多。就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认识了许多生字。
4、在多彩生活中学成语
许多成语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成语,学生更易懂易记。如:每天第一节课后,孩子们都要去操场做操,有一次回教室时,许多班的同学都挤在楼梯口,这时,班里一位男同学就兴奋地说:“
如果不能在正在发生的生活中去学,那么启发孩子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也是理解成语的好办法。。如一上“练习
二、开展活动,帮助孩子对学过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类、巩固生字。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已学过的成语,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语的乐趣,感受到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激起努力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积极性,我根据孩子们已掌握的成语的特点,开展了《游成语公园》的系列活动,有效地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成语并进行整理归类。
活动一:游成语花园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梳理收集到的带有数字的成语。
活动说明:此活动安排在学生学完《一去二三里》之后。在前面我已提过在学完本课后,我布置了一个拓展的作业:收集带有数字的成语。第二天,我就开展了“游成语花园——数字开花喽”的成语交流活动,比一比谁的花朵开得最大最鲜艳。学生对于这样新颖的比赛形式十分感兴趣,,同学们纷纷高举小手,要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二:游成语动物园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梳理已学过的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活动说明:在给孩子们每天讲成语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成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孩子们也对有关动物的成语故事更感兴趣。于是,在学习并收集了有关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后,我设计了“游成语动物园——认领可爱的小动物”的活动。我在黑板上贴上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只要小朋友说出带有相应的动物名称的成语,就可以把他们领回家。
活动三:游成语游乐园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系统复习一学期来已学过的成语。
活动说明:根据每个孩子都喜欢去游乐园玩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游成语游乐园”的活动。在成语游乐园里,我设计了许多好玩的项目:有快乐碰碰车,有看图猜一猜,有我演你猜,有写写猜猜,还有我说你猜。
快乐碰碰车:快乐碰碰车的玩法是:左边的一辆车和右边的一辆车相碰,就可以合成一个成语。
看图猜一猜:看图猜一猜的玩法是:仔细看老师出示的图,根据图意猜成语。
我演你猜:我演你猜的玩法是:根据抽取到的纸条上的成语进行表演,如果大家看了你的表演猜出是什么成语,这个成语就送给你。
写写猜猜:写写猜猜的玩法是:根据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猜成语。
我说你猜:我说你猜的玩法是:根据老师给的意思或提示猜成语。
每次活动下来,我总能从孩子们的笑容中读出他们学习的快乐。“老师,我还知道三有‘三言两语’。”可爱的孙书灵又缠住我了。“老师,今天这节课真好玩。”憨憨的孙昊昱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可以多领几个小动物回家吗?”这小家伙,还贪心不足呢!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我想,我已做到了。
成语积累是一件长久的活动,它的效果也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因为对于新学的成语,孩子刚开始只是初步的了解。理解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