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慧黎
以前在九五课题中也曾经从其他老师手里接手过一个课题,可做到后来又转给了其他老师,真是做了回二道贩子,可以说对规范的课题研究不过是个门外汉。这次要正儿八经做课题了,自己也是忐忑不安,一路就是懵懵懂懂的走过来的。直到上周的课题组长学期交流会后才有点明白课题该怎么去做。
我进行的课题是《在第一学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在前两年,自己曾经在上海华师大吴亚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过几次关于数量关系的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给了我体验,但更多地是带给了我震撼。后来因为有十一五子课题这个契机,因为有同事的支持,一冲动,于是就申报了子课题。申报初时(暑假里),当时袁校长、张林、孙敏、马美南提供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促使自己冲动之余认真思考课题研究价值是什么,准备研究些什么,究竟怎么去做呢。记得子课题论证会开了两次,每一次都真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也给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真的可以说从那时起这个课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但更多地还仅仅是停留在对过去教学问题的反思上,究竟该怎么去落实研究呢还是不清晰。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承担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多了一份责任,渐渐地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了,深入思考的时候增多了。只要是跟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和内容,自己积极参与,主动出击,用心收集。加上本学期“新基础教育”数学专题研修活动开展了对数量关系的研究,促进了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我校数学组承担了一次研究任务,蒋旭英和彭小娟两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这为本课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反复听试教,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提出重建建议,再尝试教学,再反思,一轮一轮的磨课中提升了自己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认识和理解。赴上海明强小学听课,两次聆听吴老师的系列讲座,加上回学校后听移植课,其间积极与老师交流思辩,不断的研究加上专家的点拨,又使自己对数量关系的教学结构认识更完整,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更明晰。正是在“新基础教育”专家吴老师的引领下,在数学组这个强大、团结的团队的支持下,课题研究才得以顺利地进行。在研究过程中自己不过是化整为零,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及时分析反思,做好一些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立足日常的教学研讨,结合“新基础教育”数量关系专题研究,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研究,思考,并尝试将初步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改进、完善,形成切实可行、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本学期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在常州市获二等奖。
可以说,一学期的研究,帮助我找到了研究的起点,也帮助我探索了研究的方法,更教给我深入思考的途径。因此在这个学期一上整体感悟部总关系的基础上,下学期我将和一年级老师共同研究简单的相差关系,并在二年级进行简单倍数关系的整体感悟,并补充简单文字题表达的丰富性的训练,在三年级将结合综合运算的教学,补充复合文字题的整体感悟,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复合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