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学科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反思论坛>>文章内容
回 顾2007
发布时间:2008-0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 敏

一学期的忙忙碌碌,如果没有及时地回头梳理,那么,也就只是经历而没有留下些什么,及时地盘点自我,提炼实践,才能清晰地感受到自我的发展。因此,二实小的教师们在繁忙的复习迎考之际,依然执著、热情地汇聚在一起,就如日常的专题研讨活动一样,共同回顾走过的研究之路,探讨研究中生成的问题,集聚持续发展的力量。

早在一周前,学校就组织十一五子课题组长进行了课题小结,发现18位子课题组长中有12位是新手,她们摸索了一个学期,积累了许多鲜活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也有很多新手上路的疑惑,如课题研究怎样规范开展?学期总结怎样提升实践的高度和深度?研究过程中怎样与学校的日常专题研究有效整合?课题组成员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合力推进研究?在相互的交流中,她们得到了一些启发,也产生了更大的研究激情。此情此景,令会议的组织者也由衷感动。何不放大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曾经担任过课题研究的老师参与进来,资源共享呢?他们有这么多困惑,我们学校还有很多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也在进行着形式各异的研究,经验与成果也应该及时共享呀!

于是,伴着学生放学的铃声,教师们又走进了暖融融的会场,开始了一场对话。课程部首先就本学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不论是关注日常的全面调研、还是系统深化的专题研究,不论是精品提炼、还是推广辐射,都为一学期来的团队、教师、学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教师们迫不及待地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探讨,毛如静、王蕾老师从自己的实践体验出发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朱明亚、蔡丽华老师谈课题研究中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关注点,潘慧黎、唐琴珠老师谈自己研究中体验最深刻的责任人与合作者关系的构建,马美南、高鸣鸿老师以老课题组长的身份,引导教师们辩证地认识“做课题”、“理性思考”、“结构化推进”、“贵在坚持”等问题。最后,王校长捧出厚厚的一大叠奖状,为本学期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奖的教师颁奖,她激动地说:我从大家的交流中,看到了研究的日常化,可以说,“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正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点理性的思考,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及时的学习和提升,就是研究,就是一种自我成长的积极态势,相信,在研究实践的路上,你、我、我们,将迎难而上,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