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方 案
学校:常州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二年级 |
班级:4班 |
人数:47人 |
学科:音乐 |
课题:“小鬼当家”之《买菜》 |
教师:高君 |
日期:4.18 |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体验数板在歌曲中的正确运用。 2.学生能用恰当的表演形式表达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从中体验“小鬼当家”的无限乐趣,养成热爱劳动的积极态度。 3.通过听赏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学生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理解并掌握“领唱”和“齐唱”这两种常用的演唱形式。 二、目标制订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鬼当家”,是一首湖北民歌。歌曲旋律手法独特,中间的数板以及最后重复开头的结尾,都赋予其浓郁的民族风格。歌曲情绪欢快活泼,歌词通俗生活化,展现了愉快的生活情趣。但歌曲的音准、吐字以及中间的数板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重点指导。因此,本堂课的重点定为唱会歌曲、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该音乐的表演形式,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2.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歌表演要从单一的动作表演慢慢向关注音乐要素过度,而“领唱”和“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又是低年级歌曲中最常用的,可见,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演唱形式是学生在本阶段的重点。因此,在歌曲表演和听赏环节里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演唱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理解和实践的机会。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第一环节: 复习歌曲《数鸭子》和《小孩不小歌》 |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数鸭子》,引出数板。 3,复习歌曲《小孩不小歌》,要求学生用歌声表达“人小心不小”的自豪感。 |
1.学生回答数板就是有节奏地念歌词。 2.边表演边唱歌。 |
复习歌曲既是活跃学生情绪,更是为新歌学唱中学生发现难点和解决难点做准备。 |
第二环节: 新授歌曲《买菜》 |
1.提问学生会做哪些家务活,请他们简单地演示动作。 2.老师和学生跟着音乐伴奏做律动。 3.一听音乐:让学生找出音乐的特别之处。 4.二听音乐:让学生找出数板。 5.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数板部分。 6.三听音乐:让学生发现歌曲最后一句唱两遍,并且含有很多的语气词。 7.老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最后一句。 8.师生合作,让学生准确地演唱已学过的部分。 9.交换合作,让学生说出有困难的地方。 10.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指导解决难点。 11.学生整体连唱歌曲。 12.老师对声音、表情、坐姿提出新要求,学生再唱。 |
1.学生回答问题并演示动作。 2.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律动。 3.学生找出音乐中的数板部分。 4.学习数板部分。 5.学生学唱最后一句并唱好语气词。 6.学生找出“相同旋律不同歌词”的地方,重点练习。 7.学生能够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
学生跟着音乐伴奏律动是为了让学生熟悉音乐旋律,同时营造生活情趣。 学唱之前的三次听音乐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特点(即难点),并顺势解决难点。 师生合作是让学生在自己演唱的过程中找到难点(即歌词多而复杂)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其解决。 (学唱新歌是学生发现难点、解决难点的过程,学生的发现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随机性,老师将及时捕捉动态资源,生成新的教学流程。) |
第三环节: 歌曲表演《买菜》 |
1.提问:怎样能使歌曲更加动听?更能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逐一尝试表演。 3.引导学生改变歌曲的演唱形式,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尝试。 4.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得出最合适该歌曲表演的演唱形式,并实践表演。 5.稍作对比总结,过渡至听赏环节。 |
1.学生可能会回答加快速度演唱,使歌曲更加活泼欢快。 2.学生还有可能会歌表演,边表演边唱歌,使音乐更加丰富、形象生动。 3.学生用齐唱、领唱、分角色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表演,既符合歌曲情绪的需要,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还为听赏环节作铺垫。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调整,生成并尝试新的活动形式。) |
第四环节: 拓展听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
1.一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2.二听音乐,听出其演唱形式。 3.和老师合作,清唱齐唱部分。 4.学生跟着音乐哼唱齐唱部分。 5.跟着音乐边哼唱边表演。 6.教师总结。 |
1.学生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童声领唱+齐唱。 2.学生能够跟着音乐哼唱齐唱部分。 3.边表演边哼唱。 |
听赏部分的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同时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领唱”和“齐唱”这两种常用的演唱形式。 |
反思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