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P42-4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1-6的口诀口算相关除法。 2.通过观察和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除法计算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根据除法含义的分析,解决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对计算学习的兴趣,获得探索算法、熟练计算的成功体验。 制定依据: 本单元主要学习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教学在除法口算中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的方法。 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所有表内乘法口诀,应该说,大部分孩子到目前为止,对口诀都比较熟练了;也认识了除法,知道除法的意义,有了学习口诀求商的基础。但学生在认识除法的基础上并不是会背口诀就一定能准确地用口诀来求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能很容易想到求商的办法,并且也不难与口诀或者乘法联系起来。困难之处在于用哪句口诀。于是围绕这个难点,沟通除法与乘法、除法与口诀之间的联系,通过题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能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写两道除法算式、根据一句口诀能说出两乘两除四道算式(特殊的除外),并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练习的过程中领悟到只要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这样一个方法等等。其实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发展数感,所以还安排了一些特殊的题组,让学生通过计算后去发现规律,并且很快运用这个规律说几道几个同类的算式,那么今后学生遇到这样的题,就能敏感地把它和今天的规律对应起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算的技能。 今天是起始课,学生的错误相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4÷4=16,4÷4=0,6÷2=4,我想也不能简单的把没看清符号作为原因,还要考虑到与除法有关的其他知识,比如说有可能是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到位,有可能是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还不是特别清晰之类。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常规活动 (3分钟) |
巡视,计时。(关注错误) |
完成练习纸“口诀填空” 全班校对。 |
复习乘法口诀,变式的口诀练习同时也为新课作好铺垫。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 学生书写方法 2分钟左右 |
1.谈话:体动课上,同学们到室外活动,看,图中藏着一个数学问题。“10位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谁会列算式? 3.T:你们也同意吗?你们是怎样算出商是5的?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画一画也行) |
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被指名的学生列算式。 10÷2=5(组) |
从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入手,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感兴趣的话题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引出除法计算的方法问题,进入正题。 |
二、探索学习,掌握方法 (12分钟) |
1.巡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选择典型方法展示。 2.组织交流,并点评。 对于②,请该生叙述过程,并追问:为什么每次减2?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出商是5的? 对于③,追问:你怎么知道10里面有5个2? 对于几种方法都表示肯定。 简单点评。 3.算法优化 T: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板书:二(五)一十,所以10÷2=5 这也就是我们专门要学习的口诀求商。 揭示课题:口诀求商。 |
在练习纸上写下求商的思考过程。 预设方法: ①用圆片摆,或者用笔画 ②依次递减 ③ 想:10里面有5个2,或者,5个2组成10。 ④ 想:二(五)一十;或者想:2×5=10(5×2=10) 指名学生回答,阐述理由。 |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调动所有办法,或者借助具体图形,或者借助所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在方法的比较中学生体会口诀求商的快捷与方便,产生学习口诀求商的需求和愿望。 |
三、分层练习,深化认知,提高技能 (大约20分钟) |
1.试一试 谈话:想不想都来试一试口诀求商? 出示:8÷4= 12÷3= 先想口诀再写商。 写完后轻轻读一读。 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1 T:屏幕上有一组题,咱们先一起算一算。 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是啊,算8÷4时, 想( )×4=8,2×4=8,所以商是2。而我们在算2×4=8的时候,也会想口诀(二)四得八。所以在做上面两题时都在想下面一句口诀。(指算式,说一遍) 现在你能利用咱们的发现来做剩下的两组题吗? 3.题组练习 A.(“想”2) T:下面还有新规律等着咱们呢!只要认真做(“想 做好了吗?先校对一下。 (有不同答案吗?) 你们真是做得又对又快,肯定是有所发现了,谁来说说? 梳理指导: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两道除法。特殊的几句除外。 3.专项训练,强化方法 (“想”3) T:你们的本领已经越来越大了,但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直接写出商?看屏幕,知道是算什么吗? 稍加指导。 提问:算得真快,用了什么方法? ① 有规律。直接说口诀。 ② 想口诀。哪些口诀呢? 发现这些都是2的口诀,因为除数是2。 小结:今后我们口算除法时可以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交流错误资源。(我看见有一个这样的答案……,错在哪里?吸取什么教训?) 4.算一算,找规律 (补充题组) T:电脑老师又出题考大家了,看你这次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先仔细算一算。 说说你的答案。 (谁不一样?马上提出来) 纠正错误,组织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要注意什么?(结合平均分的意义进行分析) 谁来说发现? 小结: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一定是1;当除数是1时,商与被除数相等。 5.口算比赛 (练习纸最后一题,“我是口算小能手”) T:学到这里,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大家的本领到底有多大,我们来一个小测验,听好要求:两分钟内完成,电脑老师帮大家计时,统计准确率。
6.解决实际问题(“想”4) 谈话:学会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除法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能方便许多。 要求:你能独立看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每个同学都要轻轻地完整地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反馈交流。 |
做书上42页试一试。 做完后照样子轻轻说一说。 指名回答。 集体算, 交流说发现。 跟着老师说一说,并指空。 独立完成,校对,边指边齐声说口诀 独立完成题目。 指名校对。 集体交流。(都是3个数,都用了同一句口诀,看一道乘法能计算两道除法……) 指名交流题意。 独立完成。 交流方法。(有规律,想口诀) 独立完成,思考问题 指名交流想法。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指名校对。 指名回答。 2~3名学生交流,并按照规律举几个例子。 两分钟计时口算,全班校对,有错的同学跟同桌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以后要注意什么? |
一开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用了口诀求商,揭题后大家都来试一试,感受新方法的便捷,并初步学会使用。 指着算式各说一遍口诀,让学生体验算乘法时,口诀顺着用,算除法时,逆着看。 题组练习,使学生感受除法与乘法、除法与口诀之间的联系,能通过口诀写出所有的乘法和除法算法。 提炼想口诀的方法,发现错误资源,并拿出来分析:错在哪里,(怎么改?为什么错?)吸取什么教训? 发展数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运算的技能。 测验课堂教学效果,课后批阅,参考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将所学计算本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发展技能。 |
四、课堂总结 (2~3分钟)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多的收获? |
略 |
回顾课堂,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印象。 |
反思重建: 学习口诀求商的基础是乘法口诀和除法意义,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认识除法之后,对于乘法或者口诀的练习有松懈,于是课堂上一些孩子显得比较生疏,有错误,有慢速,还有对于除法意义不是很清晰的,导致学习口诀求商时有困难。汪主任的点评十分在理。学生基础要扎实,“举一反三”的“一”要十分扎实,平时可以用一周不定时测验老考评学生的口算技能等等,促进学生平日里花工夫,力求口算又对又快。而且不能学过丢过,要常常抓,常常测,常常评。看来,平时又有了一个新的努力方向和行动的准则。 |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08-01-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路叶娜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