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动态生成研究>>课堂写真>>文章内容
《找规律——间隔排列的规律2》教学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08-01-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夏冬芸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意识。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导入

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 先出示挂图,学生仔细看后再出现问题。

自己独立思考列上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找到了什么规律?(也可举例说说)

这节课我们将运用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上节课我们找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式。

3、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再想一想,可以找出规律来计算吗?

4.汇报交流:重点 为什么7棵树但只算635只兔子只算42

你发现这两题在条件和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规律)

物体个数-1=段数 每段长度×段数=总长度

4.完成试一试。

说明:试一试2的林荫道是指图中的长18的那条。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18÷2得到段数 91才是盆数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组织思考讨论走廊两段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得出:两段放花,花的盆数比分的段数多1;两段不放花,花的盆数有可能和分的段数相等,也可能比段数少1

2、第2

先小组讨论植树方案,应包括哪几个方面?可制表。

植树地点

跑道一边

草坪四周

植树品种

栽法

树苗棵数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

反思重建

夏冬芸:

上节课的学习以及这节课例题的教学,因为有直观的演示和情境图的帮助,学生的探究和发现都没问题,但课后的习题只出示了局部图例,要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同一题有多种不同的结果,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周全,部分学生的思维就有些跟不上了。我准备增加一节练习课,在巩固的同时适当拓展。

眭习风:想想做做的题目2我另外用了一节综合实践课,因为方案需要全面,考虑要周到,同时这个规律题看看容易做做难,我希望学生能通过活动把问题想透。

朱雪峰

由于前一节课的内容用的时间较少,我在上一课适当的引入了本节课的部分内容,效果还好。课上,我把夹在中间的米数,两盆花等都看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理解。不过给我的感觉是,这部分内容学起容易做起来难,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因为学生平时做的都是两步式题,这样的问题复杂起来要三至四步,难以理解,需要多加练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