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科研动态>>活动通知>>文章内容
“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活动设计开始
发布时间:2007-04-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宗薇

在如今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机械式教学,而是鼓励教师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降低课堂教学重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次卜老师来指导时也提倡任务型教学,最好给学生一个话题,可以让他有话可说,就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主动参与的调动性了。

就自身的教学来说,我也十分提倡并乐于设计一些活动,期待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在实际中操作中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学生的自控能力的不强会导致课堂纪律的混乱,需要花部分时间维持秩序。有时候学生参与的面不是很广,只有一部分学生在真正地投入其中,其他的学生则成了看客。有时候学生对此毫无兴趣,不屑参与,而更多时候,由于学生单词量或知识结构的匮乏,阻碍了他的表达,演变成了无话可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活动或是设计任务呢?我想首先目标是要明确的,即是这堂课到底要学生掌握的到底是知识层面的还是技能方面等等。接着合适的情景和语境创设非常重要。小学英语中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场合”(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角色),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学)。要进行语言实践就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那就是生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包括自然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生活经验。学生对于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任务,会很积极、很自信地投入其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实际上就是在复制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能沉浸其中。然后就是要落实到全体学生。必须安排好内向或有困难的学生,做到合理分配,确保人人有任务,人人都在为完成任务而努力。教师可以把任务设计成若干种形式,或是同一种任务确定不同的要求或难度,让学生自己决定进行哪些活动。当然愿望是美好的,具体的操作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但不变的一点是,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地立场上考虑问题。也许一个活动的开展,前期的准备比实施更为重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