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而数学实践活动是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继续、扩展和延伸。它具有现实价值,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人民币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触过,但每个人认识的程度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考虑到这些原因,在学生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后,我们就设计了一次“计划购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到超市用10元钱购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而且不许找零。学生在购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购买策略,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难的 。但作为教师,不能因为难就不给学生挑战的机会,只有让他们去尝试,才会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记得第一天布置这个作业时,有的学生便提出了“书是不是学习用品”的问题,当时语文老师正好也在场,抓住这个资源引导学生辨析哪些是“学习用品”;有的学生问到:“可不可以到附近的小商店去买呀?”,我们就告诉学生买东西时要“货比三家”;教师还引导学生在购物时要买自己需要的物品,不要造成浪费……没想到,这一次导购活动中学生就已经学到了这么多数学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
活动开展中,同学们中使出浑身解数,挑物品、算价钱,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天交流自己的购物经过时,老师惊奇地发现他们不仅把自己的购物经过表述得非常清楚,而且居然连几元几角加几角的进位加法都算得非常清楚。有的学生怕老师不相信,课后还拿来了买东西的发票。他们争着告诉老师,买东西时先要想想需要哪些东西,再看清楚商品的价格,然后算一算价钱……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积累了购物的经验,获得了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他们深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买物品也要用到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计算”“买物品也要动脑筋,不然就会上当受骗,少找了钱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