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二实小青年>>青年文明号专栏>>数学组青年文明号>>优质施教>>培训学习>>文章内容
新基础基地学校数学教研组专题研究情况交流
发布时间:2006-12-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闵行实验小学:

数概念的研究(整体感悟型)

不同梯队的老师也进行研究。对教研组长13堂课跟踪研究。对第一梯队教师的研究。实现梯队教师有序发展

五四比武,对不同层面老师提出不同要求。名师层次要求。第一梯队教师要求。第三梯队教师,参赛老师35岁以下。

复习整理的研究:

五年级学生表现出的状态比我想象的好。我已经在尝试做了。

吴亚萍:三年级就要开始教复习整理的结构了。

师:四年级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吴亚萍:按照进度,哪些已经有实质性的收获了?大家促进一下。

二实小:整体感悟式课型的研究

加强集体研讨。

加强专题研究的力度。

多渠道提高教师修养: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多学习,多听,多思考。

我校的任务:低中年级整体感悟

新基础实验学校:概念教学

提供资料学习,备课组研讨,一位教师上课“一元一次方程”,教研组进行研讨、反思。教学目的如何在教学中渗透?

另一位教师执教“图形的旋转”,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厦基石,概念形成以后如何巩固,我们做了一点探讨。一位教师就自己教学的班级(学困生班级)学生学习的分层教学研究。

课型:归纳探究型

不仅去研究归纳探究型,

去寻找比较适合归纳探究的内容,分析教材,找到教学内容。

尝试用归纳探究型去教学。

教研组一位教师上课,反思重建后再由一位教师执教。

上完一课后反思重建,不仅是思想的反思重建,还进行行动的重建。

初中三年级进行复习整理型的研究。

研究中尽量留下痕迹。

洵阳路小学:5个课型的研究

复习整理型比较薄弱,确定本学期的目标,整理资料。

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数的认识

计算类的融合渗透型的研究

整体感悟型:角的分类,图形的周长

人手一本吴老师的书,养成习惯:自觉去看书,指导自己的实践。自觉性加强了,理论提高了,但深入课堂,落实得欠缺。

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一带三,让较晚进入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老师少走弯路。

计算教学研究比较多,感觉研究收获更大的是老师个人的成长,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了第三、四梯队的老师。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教师成长收获很大。

接下来重点放在复习梳理型的研究上。

明强小学:

本学期教研组形式三全: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程积累(资料、记录)

做强第一梯队,每学期必须上5节开放课。狠抓第二梯队老师,主要模仿上,在研究中内化,紧跟第一梯队。

课型研究:融合渗透型

计算教学的研讨

概念教学的研究:线段、认识分数

本学期重点研究了如何重心下移,资源不丰富和太丰富等问题

老师评课水平提高了,变化很明显。

吴亚萍:

计算课的练习效果比几何课的效果好,计算课是家常课,一定要抓好主阵地。

外皋桥保税区实验学校:

势头很猛,大家都人手一书(吴老师主编),近几年数学组感到责任重大,要加强理论学习。

组织老师学习,举行了第一次交流。

关于专题研究,进行了“数的认识”研究,8位老师执教上课。

华坪小学:

课型:整体感悟型

第一阶段(2005.10——11月)

一、领会课题精神,全员参与实践

二、教研组活动集体讨论

1、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现状分析

三、具体活动过程

第一次课堂实践研讨(2005.11.14

第一次开始后的情况分析

吴亚萍总结:

期中考试刚结束,进行这样的研究很有必要。听了大家的交流,可以看出差异。中期评估时差异肯定存在。

第一步:问题聚焦,系列研究,纵向研究。

问题聚焦:明强小学、二实小、实验学校真正做到了“全实深”。

系列研究:要深入研究,系列化。

纵向研究:纵向的研究,不同年级,不同单元。

第二个角度单元整体,体现单元的五节课的递进关系。二实验小学应用题的综合思考,然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结构的存在,系列研究能帮助老师建立结构意识,又能帮助老师的框架。

第二步关注过程:二实验小学、明强小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真正内化提高。关注过程中的积累,从第一教案到第二教案,到反思重建。

第三步及时总结——案例,早到早修改,录用的可能性就大。研究了不要忘记了总结。

提醒:

1加大第二梯队的研究力度

每个教研组要加大第二梯队的研究力度,在现实基础上有所发展。重在过程中对教师的职业价值的认识和提高,可能第二梯队达不到第一梯队的水平,组长要负起责任来,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不要老是第一梯队上课,要提高第一梯队教师的诊断和评课能力,诊断到位不到位,引领到位不到位。中期评估时可能全开放,不一定是第一梯队上课。

2.关于课型研究

关于课型研究,不要听结果,而要了解开展情况。下学期一方面要进行中期评估,另一方面继续进行课型研究。在各个年级都要能展示出来,梳理一遍,总结出来。06/9——07/8年暑假全面完成文字积累。

(整理:马美南、潘慧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