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科研动态>>活动通知>>文章内容
成长,让人最快乐
发布时间:2006-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佳维


经过省内的一番角逐, 溧阳实验小学的宋超和我很荣幸地被选送参加在成都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江苏代表队共由七人组成:南京的林丽老师和苏州的沈亦君老师参加口语表达比赛,南通的周玉纯和吴培老师参加板书和简笔画设计比赛,镇江的张力老师参加微型课课前陈述比赛,宋超老师执教微型课,而我则负责课后反思陈述。大家在省教研室何锋老师和市教研室胡老师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取得了各个项目及总体设计等八个一等奖。比赛结果令人欣喜。

整个参赛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赛组委会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整个比赛既紧张又有序。合理的赛事安排,互动的研讨模式,周到细致的服务,给参赛选手营造了宽松愉快的竞赛环境和学习氛围,也给全国的优秀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来自全国28个省的一线英语教师也齐聚一堂,借助这次技能大赛的舞台,充分展示了自我的风采。大会还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李静纯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的鲁子问教授等专家为大家作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令人受益匪浅。比赛中友好赛队之间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展现了新时代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的精神。所以在获奖的同时,也使我看到了自身在英语教学其他实践环节中的不足,需要取长补短。

我觉得这次获奖的原因主要有:

一、有强大的后盾支持。我觉得身为江苏的一名英语教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这里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广阔的教学实践天地。而作为一名常州的英语教师更是件幸运的事。因为我们市教研室的胡澄宜老师不仅自己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愿意亲力亲为地来辅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胡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学习活动,让我们从中学习。她会通过电话或借助一切研讨交流的机会帮我们找不足,给我们讲理念,替我们想办法,辅导我们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不管教师们遇到什么问题,她总是竭尽全力来给我们提供便利和帮助。这次的比赛中,胡老师更是对每一个选手的发言稿和课堂用语都字斟句酌,手把手地辅导把关,一分一秒地为我们掐好时间。在胡老师的带领下,常州市电教馆信息中心吴宝妹书记、天宁区教研员马建江老师、钟楼区兼职教研员王美华老师、溧阳实小周雨明副校长、吕媛老师、常州市实验小学郝慧老师、我校梁小红老师都主动承担起烦琐的幕后工作,为江苏队的所有选手出谋划策,制作课件,端茶递水,任劳任怨。另外,选手所在的学校也为大家提供了尽可能的服务,包括课务安排和后勤保障等,给我们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才有了台前的自信和从容。那一张张荣誉证书的背后,凝结的多少人辛勤工作的汗水!

二、有水滴石穿的学习精神。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随我们教研组梁小红、朱明亚老师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平时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就很重视课堂教学反思的能力和反思内容的质量。长期坚持,我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平时,梁老师很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也带动我们在日常教研活动中进行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主动与外教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日积月累,我们的词汇量增加了,语音语调也更地道了,整个教研组沐浴在很好的学习氛围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的学习使我们更能胜任手头的教学工作,也更心安理得地站立在学生面前。

这次珍贵的比赛的经历令人难忘。但是,真正能考验一名教师的其实是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不容许我稍有停息。我要再接再厉,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