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对“解决问题”这类知识的教学研究一向是我校的薄弱之处,在以往的教学研究中虽然偶有涉及,但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上学期,数学组在华师大专家组的指导下尝试开展了“整体感悟式教学”专题研究,这学期,将把“整体感悟式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引发与利用专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践研究。
实施策略:
一、三个阶段的活动
1.教材研读、教学设计阶段
每一个备课组在组长带领下针对相应年级的研究课例先进行教材研读,明确教材提供的例子是什么,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思考为什么提供这样的例子,分析它背后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形成分析报告。然后在研读的基础上思考为达成目标准备怎么设计教学活动,为什么这么设计,形成一份完整的案例。然后六个组在一起交流碰撞,形成基本共识。
2.实践反思、探索规律阶段
相应备课组在前设计的基础上实施方案,修改方案,推出一位老师在教研组内展示,说说实施过程中的故事及反思重建的想法。组内教师再针对课的具体实施情况,围绕主题互动交流,反观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关注课堂师生的发展性,为教学再重建提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建议。
3.专家引领、打造精品阶段
在校内踏实、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再把专家请进课堂,以 “专家实地介入式”的研究方式,带着前期思考与专家“零距离”对话,直面真实的课堂实践。我们想通过大家创新、协作、主动式的工作、专家捉虫号脉、高屋建瓴式的引领,一定能发挥集体智慧,最终形成精品课例。
下学期将在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在华师大专家组的引领下,能对解决问题这一类知识的教学内容目标设计、过程结构设计和特有价值有深入的思考、清晰的认识,并最终能打造出有新基础特色的(解决问题)专题课堂。
二、六项资料的积累
为进一步增强过程管理的意识,使教师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积累,在过程中提高,我们将发扬以往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勤于积累的传统,在活动时及时留下研究的轨迹,积累六项资料。
1.分析报告
2.教学设计
3.反思重建
4.教学实录
5.研讨实录
6.活动总结
活动初步安排:
时间 |
研究课题 |
研究形式 |
主要负责年级 | |
月份 |
周次 | |||
三 月 份 |
第4周 |
连除应用题(三下) |
同伴互助 |
三年级 |
第5周 |
解决问题的策略(五下) |
五年级 | ||
第6周 |
成正比例量的应用题(六下) |
六年级 | ||
第7周 |
上述三项 |
专家引领 |
三、五、六年级 | |
五 月 份 |
第13周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下) |
同伴互助 |
一年级 |
第14周 |
乘加、乘减计算的实际问题(二下) |
二年级 | ||
第15周 |
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下) |
四年级 | ||
第16周 |
上述三项 |
专家引领 |
一、二、四年级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
20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