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动态生成研究>>沙龙研讨>>文章内容
走进观察物体,直面有效课堂
发布时间:2006-10-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彭小娟 马美南


2006年3月20日下午,二实小语、数、外和术课组全体成员
聚集在学校多功能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走进校园异域文化”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数学教研组承办,主题是“走进观察物体,直面有效课堂”。

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数学组提前一周把彭小娟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实录挂在校园网上。其他学科的老师站在本学科的角度饶有兴趣地观摩、审视了这堂课。活动中,各学科的老师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和实践体会。语文老师说:内容虽然简单,可老师的设计颇具匠心,既考虑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又逻辑严密,紧扣目标,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明显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提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为之深深羡慕的。有效课堂不就是这样吗?四十分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课堂就像明朗的天空,干干净净,学生的收获也就显而易见。语文课该怎样有效呢?不妨借鉴《观察物体》。音乐老师说:原以为数学课是枯燥的、理性的,但听了彭老师的课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没想到学生在数学课上学得那么开心快乐,我想课堂高效的原因是老师心中有明确的需求意识、角色意识、目标意识和策略意识。

“观察”作为各学科教学的联结点,又引起了一段百家之说,数学老师说:观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组织观察比较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能将所见的实物抽象成视图,能将看到图片与相应的观察者所在位置建立起正确的联系;语文老师说:数学课也需要指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地、细致地观察;科学老师说:观察是多维度的,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手去摸、用鼻子闻;美术老师说:观察要多角度,要感受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学科与学科之间碰撞出的火花,极大地丰富了老师原有的理解,拓宽了老师的视野。大家感叹:原来“观察”竟有如此丰富的内涵!

本次活动再一次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走进异域文化的价值,大家认为“有效课堂”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它是一种理念,更一种价值追求。虽然有效课堂离自己甚远,但大家都表示将无怨无悔地行走在这条没有终点的探索之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