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动态生成研究>>沙龙研讨>>文章内容
“如何引发动态生成资源”沙龙研讨活动纪要
发布时间:2006-06-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课题组


马美南:上一次我们就对“动态生成”的理解进行了交流,今天我们就“如何引发动态生成资源”这个话题继续展开讨论。希望大家和上次一样畅所欲言。


蒋旭英: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是形成课堂互动局面的重要资源。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生生是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人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生生间的争辩。

唐琴珠:我对张老师说的有补充。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也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几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第一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第二要提供合作性任务,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师生、生生间、小组与小组间、小组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形成多元网络式的互动。

谢忠恕:资源生成不仅限定在一节课内,由于受时空等的限制,在传统课堂里往往发生“说不清”“想不明”的现象,使交流互动“受阻”。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被用于教育、教学,教师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创设逼真的现实情景,形象展现思维的过程,还可以将无限的时空引入课堂,使互动更广泛,更深刻,在互动中实现资源共享。


高静:创设开放学习情景,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一种手段。“主动”是“互动”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只有在内心产生求知需要,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为此,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景,满足学生求知需要。


潘慧黎:小学生的认知需要往往与解决他们周围生活中各种有趣的问题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相联系,其认识的起点也往往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例。


孙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提供给学生一些让学生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激发起学生尝试的动机和参与的热情。创设生动的艺术化情景 ,满足学生审美需要。人生来就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烈向往与主动追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美的因素,从满足学生审美需要出发,创设艺术化的学习情景,以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彭小娟:娱乐活动的需要起源于人的生物性需要,对于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本身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学活动若被赋予生动、活泼的游戏情景,它能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愉悦,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马美南: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来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创设开放学习情景、创造互动学习机遇这两方面入手来促进课堂生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来引发生成点,使我们的课堂由学生自己来推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