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实小的数学组来说,2005年是忙碌、充实的一年。就在05年的最后一天,数学组的每一位成员和常州市的几位数学教育教学专家又一次相聚在了一起,就“解读教材,构建有效课堂”这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解读教材,构建有效课堂”,这是二实小数学组计划用本学年一年时间来完成的一项专题研究。在此之前,数学组已经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认真学习了“新基础教育”相关理论和文章,反复解读了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评价表,以剖析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11月和12月两个月中,每一个备课组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围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这一专题,自己确定教学内容,积极认真地组织了“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实践——反思重建——再实践——再反思”的一系列活动。研究过程中,许多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架起了摄像机,课后通过回放课堂实录来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和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再反复修改、完善教学预案,真实地经历了研讨活动的全过程。终于在2005年的最后一天里,数学组的6位年轻教师又一次在全体教研组和专家面前展示了能体现备课组特色的课例。专家们评价说:二实小的数学教研组通过这种自主的机制,创设了朴实、扎实的研究氛围,老师们在这样的研究中不会有过重的负担,而会产生一种情趣,这对推动学校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备课组的骨干教师在这次研究中都能争当探路人、领头雁,把展示的机会让给二、三梯队的年轻老师,让年轻老师在活动中得到具体的指导、重建的机会,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成长。
二实小数学组老师研究的心态是开放的,行动是积极的,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观念上的问题,也有操作层面的问题,大家都急切地期盼着能得到专家们手把手的指导,使自己在研究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教研室的三位专家:汪履平、盛宝良和李正祥老师满足了老师们的愿望,六节课后专家们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他们结合课堂实际,谈到“课堂上给与学生参与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的问题,谈到了“深入教材和跳出教材”的问题,谈到了“知识、技能和方法三维目标如何统一”的问题,谈到了“有效课堂教学要从保底做起” 的问题……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既贴近老师们真实的课堂又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深得在座的所有数学老师的赞同,老师们都听得时而频频点头、时而掌声雷动。
二实小数学老师都相信,有了这次与专家“零距离”的对话,大家今后的研究一定会目标更明,方向更清。大家虽然明知有效课堂离自己甚远,但都表示依然会心甘情愿地行走在这条没有终点的曲折小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