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到批评英语课堂教学太过传统。
我所理解的“传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课堂教学中过多地采用了一对一的方式,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太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2、对教材的处理也比较传统,就事论事,没有一定的拓展,也未能创设更多的情境以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针对以上两点,我认真分析了原因:1、与教师的理念有关。我们英语学科是继语数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后新加入的,因此在理念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方面肯定还有许多缺漏。2、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年龄特点有关。我2000年与今天上的研究课都是在六年级进行的,这些学生都是从五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的,教材内容简单,掌握的词汇量和语言知识十分有限,知识储备不够多。另外学生年龄大了,可能不那么好表现,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发挥。3、与课型有关。这两节课都是新授课,着眼点可能过多地放在传授知识上。如果是复习或活动课,那么学生展示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会相对多一些。
尽管英语课(特别是新授课)老被定为容易上成传统保守型的课,今天我仍尝试着上一节新授课,看看效果如何,是否有长进。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操练There be… .结构,学习5个单词,达到能听懂、会说、会读的目的。这样的目标设定我认为比较简单,在此基础上,我又重新设定了目标:1、在学习本课5个单词的基础上再扩充词汇量,加大输入。2、在学习There be… .的基础上再补充学习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3、在学会用There be… .句型简单描述周围事物的基础上再联系旧知,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描述或对话,从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在两处地方设计了由学生问答的环节,尽量减少师生一对一的方式,把问答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学生,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更多地促进生生互动。两处问答的方式也有所变化,一是在新授前的训练中,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回答其他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预见的,但越是这样,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这个环节已成为我们英语课的常规训练项目,既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期间还能穿插礼仪教育,如ladies first和互致问候等。还有一处设计在看完录象后,由一个学生提问其他学生作答,这样促使学生更专注地看、听、学,也巩固了新知。
2、教师提供范例或形象的素材,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式的谈话,如在谈论图片、教室里的情况等时,由学生自由选择他想说的那幅图或那样物品,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降低了话题表述的难度。
3、课前认真研究教材,考虑如何有机拓展学用渠道,如何更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书本知识过渡到对周围环境的描述。本课的词句都较简单,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工作已有能力掌握,故在新词的呈现上并未花大力气,而是把余下的精力转向扩展词汇。只有增加输入量,才会有更多的输出。本课除了挂图及磁带,再没有其他教学资源,于是课前我拍摄了一段录象,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生动的立体形象,也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我想,今天不论成败,我都很高兴,因为我又经历过,这将促使我更大胆地去努力,去尝试。
一次尝试
发布时间:2005-1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明亚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