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艺术新课标要求,提升音乐教师教学水平,聚焦小学低年级歌唱教学课堂转型,探索贴合新课标的教学路径,4月9日天宁区小学音乐李静教师发展工作室和钟楼区“小学音乐课堂转型研究”过舒阳工作室在钟楼外国语学校开展联合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指向创意实践能力培养的小学歌唱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大单元视域下普通高中音乐舞蹈逆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单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以研促教 讲座分享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严婷老师带来《弦歌不辍,奋楫前行——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科研之路》主题讲座,深入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与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严老师从”明确发展阶段”、”剖析自身不足”、”寻找发展路径”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严婷老师还系统阐述了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要诀。她指出,选题应当聚焦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方向,寻找音乐教育研究标题中的高频学术词汇,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文献梳理找到研究空白。在标题拟定上,需要准确凝练研究核心,突出理论创新点与实践价值。
严老师认为:我们既要做教学的武林高手,更要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既要展示自己的风采,更要成全学生的期盼,既要让自己享受教学,更要让学生享受艺术。
聚焦课堂 深入研究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李静老师带来了一节新教材示范课《春天》。李静老师巧妙运用教材内容,将歌曲演唱、节奏练习和音乐欣赏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随后,李老师结合课例,以《情随身动 唱游心声》为主题开展微讲座。她围绕课例,阐述低段唱游教学要打破传统边界,通过情境创设与多感官联动激发学生艺术感知。分享中,李老师强调 “身体参与”,还介绍联觉教学法,用色彩、触摸辅助音乐理解。此次讲座为低段唱游教学提供了实用范例。
本次活动通过深度教研对话,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共生共长,既深化了音乐教育本质的认知,又拓展了课堂实践的维度,为落实艺术新课标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文:洪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