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永恒的光荣
创造着跳跃的火光
劳动是激昂的旋律
谱写着不朽的篇章
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初夏而至,阳光不燥。紫云小学的劳动和综合实践研讨课拉开帷幕,云娃们和老师们在这个鸟鸣葱郁的季节,共赴一场劳作之约!
“育”见劳动之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剥大蒜、擦桌子、煮饭洗菜……揭佳颖老师执教的《家务劳动我能行》,把生活中的劳动场景搬进了课堂,带领云娃们在课程实践中领悟劳动、热爱劳动。云娃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劳动小技巧,还亲身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我是小小种植家
夏梦雨老师将多肉种植融入劳动课程中,使得云娃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师请云娃们在课前收集了多肉的来源、种类、生长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在课上搭建交流平台,让云娃们先认识多肉。接着,云娃们小组合作按照步骤尝试种植多肉,并制作多肉的养护卡片。这节课上,知识与实践相互碰撞出的火花,点亮了小小云娃的劳动之路!
研思同行以致远
两节课后,房晨老师和薛梦涛老师进行了点评。她们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很清晰,用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意愿,用实践夯实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薛老师指出,课堂中应加入评价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成就感。
随后,陆芳副校长针对两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并提出教学建议。她肯定了授课老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做中学”理念,这一做法贴合课标中劳动安全意识、劳动习惯等要求。
同时,她建议教师要从学情出发,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设立系统的、相关联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形成“读课标→定目标→创任务→设活动→有评价”的完整闭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产生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需处理好三大关系——“大”与“小”的关系、“远”与“近”的关系、“取”和“舍”的关系,课堂中可融入科技元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生活即教育,劳动砺心智。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小云娃们在劳动中播撒希望,体验乐趣,收获成长。未来,紫云小学将继续深入贯彻“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理念,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氛围,用劳动铺就云娃人生的幸福底色。
(文:朱淑娴 摄:章一竹 审:房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