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云有优教|粽叶飘香启智,童心树语育人
发布时间:2025-04-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秦逸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4月15日上午,紫云小学主办了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课堂研讨活动,紫云小学、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和正衡小学的青年语文教师共研共思,王勤老师到校指导。

紫云小学的汪云琪老师执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粽香话端午》一课。汪老师的课堂设计精巧,以“诗意启端午”唤醒文化记忆,用“五维探粽子”串联语文、科学、劳动等多学科探究,AI技术与传统习俗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学生通过观察粽叶、糯米实验、包粽实践等任务,既习得科学方法,又感悟文化内涵。课堂互动生动,既有对屈原的童趣致敬,又有对“创新”的理性思辨,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

凤凰新城实验小学的于政老师执教《我变成了一棵树》。本节课以“想象”为钥匙,巧妙开启童话之门。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捕捉“变形”的奇妙细节,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童趣语言,问答设计衔接生活经验,以此指导学生仿说,让想象落地。整体做到了趣味性与语文味的平衡,为后续习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后,于艳老师和张康丽老师交流了自己的听课收获。

于艳老师认为汪老师执教的《粽香花端午》一课巧妙地将语文、数学、美术和劳动等多学科的知识相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端午文化的视觉认知,还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感受到了端午习俗的烟火气。

张康丽老师认为于老师的这节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以“想象”为核心,通过三个层次展开教学:首先创设情境,以“如果你会变”开启学生想象空间;然后聚焦文本,抓住“痒痒的”“冒出来”等生动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最后通过“我变成了____”的说话练习,实现语言迁移运用。

最后,王勤老师对两堂课进行高位引领。

王勤老师对汪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而且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交流表达都与语文学科高度相关。此外,整节课的实践性很强,学生的任务分工明确,让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第二堂课,王老师称赞于老师能紧扣书后习题,始终围绕“奇妙”一词,让学生去发现和体会文章语言的奇妙之处,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完成了从语言的认知、理解到运用的过程。

在肯定闪光点的同时,王勤老师也建议要细致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其中的空白点进行拓展,且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插图。

深耕教研,笃行致远。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研讨中精进技艺,展现了孜孜以求的教研精神。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创新为动力,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携手共进,用专业与热忱浇灌每一株幼苗。

(文:秦逸;摄:刘潇;审:陈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