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醇酒,新程壮阔多。伴随着初春的脚步,3月18日上午,紫云小学语文组开展了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课堂研讨活动,全体语文青年教师共研共思,促进专业共成长。王勤老师到校指导。
“语”你共赏
房晨老师执教《母鸡》一课。课堂上,房老师以完成一封“投诉信”的情境贯穿始终,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老舍先生“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和其语言特色,逐步深入文本,让学生在读与思的交织中发现其中的“趣”。
丁亚婷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课堂伊始,丁老师率先创设故事情境,将学生带到千年前的辩斗现场,由猜“辩”字导入新课。接着,丁老师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梳理文脉,理解文意,再以探究两小儿辩论智慧、演绎辩斗场景、探讨孔子不能决的原因,最后连线科学老师找答案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沉浸式思考,促进了思维的深度发展。
“研”以致远
课后,洪姣老师和郭婕老师交流了自己的听课收获
洪姣老师认为房老师执教的《母鸡》一课达成了“教-学-评一致”的要求。目标设定紧扣语文要素,教学活动多样且巧妙落实要素,评价方式灵活与目标契合。但评价深度不足,若能深挖思维、联系生活更好。
郭婕老师认为丁老师的这节课能紧扣课标理念,融合了大单元与跨学科思想。她以猜字、单元活动情境导入,借多样朗读夯实文言基础,引导小组探究培养思辨能力,通过多元拓展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丰富,以生为本,给人教学启发。
“评”促发展
之后,王勤老师对两堂课进行高位引领。
王勤老师首先对两堂课的设计思路表示肯定。她指出房晨老师对《母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把握十分到位,主要聚焦前三段的学习,从核心问题“我对待母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出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创设“投诉信”的情境,按照投诉内容、投诉理由、具体事例三个层次有序推进,最后着重品析第三自然段作者的表达方式,条理清晰。
对于第二堂课,王老师十分欣赏丁亚婷老师以一句“穿越千年,来到辩斗现场”将学生带入故事本身的情境之中,尤其夸赞她能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课难读的句子,再加以提醒和指导,并且能充分多次利用填写的表格,引导学生发现“辩”的同和异,以及辩论的技巧,巧妙自然,水到渠成。
最后,王勤老师也对文本解读和活动评价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让老师们犹如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不负韶华,勤于钻研;立足当下,再启新程。紫云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秉持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携手同行,不断反思,持续改进,在教学质量提升之路上继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文:马的卢;摄:薛梦涛;审: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