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校园,在积蓄与勃发中展现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12月18至27日,学校围绕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各学科教师指导云娃尝试运用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大胆创作,开展了富有创意地实践活动,共同营造了一个有文化味、研究味的冬季运动周。
绳彩飞扬
一年级的云娃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废旧布料和彩绳,亲手缝制了个性化的跳绳收纳袋。这些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收纳袋不仅美观实用,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I打造专属音乐,运动更加趣味无穷!小朋友们手持绳子,轻盈地跳跃着,AI系统实时捕捉每一个跳动的瞬间,随即生成了一段轻巧灵动的音乐。在音乐的引领下,孩子们在跳绳的律动中尽情挥洒汗水,时而轻盈跃起,时而优雅转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他们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翔毽跃彩
拾趣传统游戏,相约“毽”康童年!三四年级通过“毽的前世今生”“购毽行动指南”的讲解,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协作下,获得多样的体验,探寻了毽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制作和玩法。接着,通过“毽文化”主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毽子历史的了解及收集数据的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运动技能在文本阅读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协助下的融合运用,创新思维,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语文的世界里,云娃们仔细阅读一则则材料,认真分析和提取关键信息,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他们用智慧彰显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点亮“毽”康童年。
信息课上,孩子们探索了豆包AI这一前沿技术在创意设计领域的无限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不仅迅速掌握了豆包AI的基本操作流程,更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成功构思并设计出了多款既新颖又富有特色的毽子模型。
数学课上,三年级的云娃们将“毽子购买指南”的调研报告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绘制成一幅幅美丽的小报。瞧,孩子们的想法真奇妙!
科学课上,四年级的云娃们结合踢毽活动,了解力的作用原理。数学课上,大家先分好小组,再统计课间每组同学1分钟踢毽个数的数据,并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出班级踢毽的整体水平,发展了数据意识。
定我所向
科学课上,老师们借助定向跑教学,巧妙地将地图解读与指南针使用等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学生们在校园内沿着既定路线奔跑,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运动技能,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与热情。
美术课上,同学们以定向跑为载体,绘制了定向跑草图。课堂上,老师讲解定向跑路线规划与场景构图,同学们热情高涨,手持画笔,精心绘制打卡点与赛道标识,将运动活力与美术巧思融合,一幅幅草图跃然纸上,展现出别样的青春风采。
英语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了数字的表达方式,并拓展终点、起点、转向等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常用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语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育课上,云娃们拿着同伴们精心绘制的定向地图,全力奔跑,目标只有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内按顺序完成打卡。每一次决策,都是对智慧的挑战;每一-次迈步,都是对意志的磨砺。这不仅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更是对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大考验。
此次运动会跨学科融合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紫云娃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更是一次跨学科融合、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新路径,实现学科协同育人的联动效应,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文、摄:各学科教师 审:张京、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