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上午,天宁区“智慧教育”张芳菲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七次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翰学小区录播教室开展,共同观摩学习课堂测评系统下的教学新评价。
本次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张芳菲老师主持,青海共和县第一学校教师团队和工作室成员共商共研,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王伟老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叶伟锋校长、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芮艳书记莅临指导,对活动给出了专业指导和高位引领。
数据智推:英语“小初衔接”
常州市正衡中学胡梦蝶老师执教六上英语《Project2 Reuse and Recycle》,从常州老照片引入工业化城市曾受污染,学生们现在对话,视频,小组合作等方式讨论并总结出了以下要点,首先通过绿色出行,节能植树等方式减少烟雾污染,其次为了减少垃圾污染,学生们张贴标识,垃圾分类和处理。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并能将生活中不同的垃圾分类;同时了解到部分垃圾也是资源,可以再利用成为玩具或者用品,创作一份绿色倡议。最后,学生们思考除了循环利用以外,还要做到从减少垃圾和日常小事做起。
数据赋能:语文“教-学-评”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陈赟老师进行了《智慧平台赋能: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构建与实践探索》的讲座,利用智慧平台分析,对比改进前后的公开课数据,做到发现缺陷,改进设计,保持优点。讲座内容基于五、六月份对《海底世界》课程的两次课堂展示,并结合智慧平台与全景平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陈老师从教-学-评三个维度构建了基于证据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探讨如何利用智慧平台拓宽学习的新视野;其次,分析数据以深化对教学细节的理解;最后,分享如何提炼经验以提升课程质量。
智慧共研:苏青同议“三新”教研
随后,工作室成员发表了观课感想,从PPT设计、师生互动、生生评价、教学环节流畅性等角度进行了评价。工作室领衔人张芳菲老师介绍了工作室成立近一年以来开展的活动以及成员的收获和成果。以马燕校长为首的青海共和县教师团队高度评价教研模式和教材差异性带来的思维火花。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王伟老师对于智慧平台在学生学习、教师授课以及今后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实践和研究进行了展望。二实小叶伟锋校长提出在打通小初衔接和跨区域教研中,智慧教育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相信在学科教学和教师发展方面,未来的苏青结对共建工作也将走上智慧新台阶。
活动现场,青海教师团队和工作室团队还就“如何将智慧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如何利用智慧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评估”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智慧教育的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工作室计划开展更多“苏青”跨区域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信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理念的迭代,智慧教育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文:胡梦蝶
摄:工作室成员
审:张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