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二实小教育集团:智慧天宁|天宁区“智慧教育”张芳菲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五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彦菁

  

  清风褪夏色,秋意上枝头。天宁区“智慧教育”张芳菲教师发展工作室于10月25日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翰学校区进行工作室第五次活动,成员共同观摩学习课堂教学测评系统下的教学新评价。

  本次活动由常州市东坡小学的毛可欣老师执教一节语文课,其他成员以人工经验提炼方式在异域学科角度观课,围绕课堂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填写工作室活动指南(场景二: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分析表),为后续数据份报告分析做研究铺垫。

  立足实践,拾级而上

  毛可欣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毛老师通过单元主题将孩子们引入鲁迅的世界,带领孩子们一同感受鲁迅文字的魅力,任务环环相扣,螺旋上升。通过理解鲁迅文中那些“别扭”的语言、掌握鲁迅笔下的“错别字”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探索欲,让孩子们不“怕”读鲁迅。着重带领孩子们理解“看瓜刺猹”这件事,带领孩子们感受闰土讲述看瓜刺猹时语言生动、鲜活,与课文开头的神异画面一脉相通,感受鲁迅文章情通意合、和而不同的完美结构。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毛老师通过仿写活动,实现了知识迁移与技能提升,并展示了评价标准,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整节课由浅入深,学得快乐,练得扎实。

  团队协作,同思共长

  随后,毛老师依据教学设计意图与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说课展示。工作室成员依据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分析表,从语文、英语、信息科技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与会者共同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行了跨学科的智慧分享。

  砥砺思研,求索不止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张芳菲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深入浅出的总结。她对这堂课表示了高度赞赏,并且从学校研究项目的背景、课堂教学的理念、以及师生互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她还鼓励所有成员,通过借鉴外来的课堂评价和对教学行为的重视,来改善自己在本学科的教学实践,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教学技巧和专业素质。

  我们带着对丰收的期盼,一起迎来了金色的秋天。工作室将继续以“数据分析+经验提炼”为翼,着力数据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之航,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同生共长及新飞跃。

  文:毛可欣

  摄:工作室成员

  审:张芳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