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褪夏色,秋意上枝头。天宁区智慧教育张晓东教师发展工作室于10月18日在二实小翰学校区进行工作室第八次活动。本次活动依托课堂实践,探索AI数字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室成员积极发表看法,就AI技术如何适切地融入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做了深入研讨,全学科异域智慧分享。
【插入照片:听课1、听课2】
本次活动由二实小的王晖老师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王老师巧设“AI数字人导游”形象,利用旅游攻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设计了查看地图、查看攻略、走进黄山三大任务,层层递进,结构清晰,把识字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同时引导学生从奇石的名字展开想象,感受奇石的形状和动作,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插入照片:上课1、上课2】
随后,王老师结合设计意图和教学实况进行说课。工作室成员都对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表示认可,能将AI数字人导游贯穿始终,带着小朋友跟着文字去旅行是很成功的,同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有的老师提出是不是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利用AI软件先来查一查有关黄山的资料,让他们在课堂上更能身临其境。有的老师认为课中可以让学生与数字人对话,了解黄山石为什么奇特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环境因素,让语文与历史、地理等学科能够巧妙融合。也有的老师考虑课后可以与美术学科融合,开展“我为黄山做代言”的活动,让学生设计奇石明信片,绘制黄山奇石的游览地图,给公众号投稿。各学科老师智慧碰撞,就如何更好地进行跨学科教学以及如何巧妙运用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插入照片:全体研讨1、研讨2、研讨3】
接着,丽华二小的陈秋艳老师进行讲座分享。在谈到数字人的教学应用场景时,陈老师列举多个生动的例子。她提到,数字人可以作为虚拟助教,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回答问题,提供即时反馈,从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陈老师的讲座不仅引起了成员们的浓厚兴趣,也引发了大家对未来小学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讨。
【插入照片:讲座1、讲座2】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张晓东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深入浅出的总结,课堂上的AI技术要恰到好处,与学科教学巧妙结合;课前课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让他们用父母的手机扫码体验AI,帮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感知。张校还建议全体成员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一步一个脚印,探究更多AI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插入照片:张校总结】
(撰稿:王晖 摄影:史振尉、王晖 审核: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