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优提质,唱响新时代育人新篇章
——常州市紫云小学2023年度工作总结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坚持“教育从儿童立场出发”,在适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建设“向上•向善”的学校文化,创造教育新生活,孕育发展新生态。
一、管理领航,在坚守中提振发展需求
1.党建引领,用红色精神焕发新时代校园的新风和面貌
一是聚焦书记项目:学校所有工作始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学习榜样先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校园生活系统重建、教师梯队培育、学生成长托举中不断追寻红色精神的力量,解锁红色精神的密码。
二是聚焦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学校通过党支部委员补充竞聘、团支部改选等活动,将相关组织、制度的学习融入其中,在誓词重温中强化信念,在履职尽责中深化精神。党团队同升一面国旗,党员每周一篇“平语近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转化到日常,转化到每一个学生熟悉的教育主题中。
三是聚焦大思政协同育人:一是持续推进“广结同心、玉兰花开”的活动,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发挥广泛的育人效应。二是结合主题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学懂、弄通、做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三是充分开发校内外场馆课程资源,在红馆升级、龙锦小学少年科学院观摩中学习载人航天精神,与社区联动推出线下志愿星课堂12次,与社区老年书画院合作开展“书春联送祝福”的活动。本学期,汪云琪老师和邓晨一同学在区展评中获评“双十佳”。
2. 管理优化,用红色精神培育团队建设的活力和创造力
一是统分结合,在研修中提升学习力。基于校本的组织管理网络和成员特点,学校开展统分结合的学习和研修,时间上:统——单周校级行政例会,分——双周部门例会;内容上:统——统一思想理念,统一目标任务,统整部门工作,分——分享学习感悟,分头问题推进,分工负责实施。使管理呈现“目标更清晰、措施更得力、成效更显著”的紫云效率。
二是专题引领,在实践中提升创造力。基于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各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的眼光、研究的方式寻求问题突破。确立个人的管理微课题,为年轻的学校和年轻的团队建设“紫云管理智慧库”。
三是机制保障,在评价中提升自主力。以工会为核心,着重评价激励机制的研究,一方面以“大先生”情怀,“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以“横向比贡献,纵向比发展”的导向,通过榜样引领、文化分享、绩效完善等形式放大,建设具有紫云活力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是文化彰显,在宣传中提升影响力。除了网站、微信平台的报道推送,信息中心配合各部门完成相关活动视频的30个拍摄制作和多次活动直播,课程部还联动广电进行活动的整体策划,体育文化节相关视频推上电视,进一步提升校园宣传品质。
二、课堂发力,在创新中提升发展质量
(一)课程建设,固本创新显特色
一是幼小衔接课程。课程部提前思考、精心策划,开展了“小云宝上学的奇妙之旅”一年级期初适应课程”,“缤纷暑假乐分享 锚定目标启新程”的2-6年级期初课程,并联合信息中心、后勤部,特地为云娃们准备了——五项管理和学习习惯微电影,帮助云娃们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至学习模式。
二是云娃四季课程。学校申报了市十四五课题,开展了以“遇见秋天,‘阅’享成长”“乐活之冬”为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活动,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联动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和学习空间。
三是社团课程。课程部继续积极探索校内外联合实施社团课程的机制,吸引校外优质机构进入学校,丰富课后服务第二时段和周五社团;组建校级足球队、田径队、合唱队,提升社团课程的质量。
四是课后服务课程。对接课堂,第一时段作业辅导保证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作业,第二时段3-6年级骨干教师组成的“提优提升梦之队”,精心设计每天的针对性练习,倾情专注每一天的教学,用心辅导需要帮助或有潜力的学生,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基础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2.校本教研,潜心雕琢成山河
一是抓实常规成常态。各学科进一步明确分层备课要求,落实健美课堂、云督.八好评价,通过“走进新课堂”教学调研,“走进星教师”课堂展示,实现系列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体系。
二是抓细教研成日常。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编写行事历,按照“五定”要求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师徒结对帮帮团、青年教师长成营、迎赛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互培。本学期27位老师在市、区、联校教研等活动中执教研讨课。
三是抓紧质量呈新貌。学校依托区、校“教学评一致”研究,设计日常作业和阶段性练习、分科作业和综合作业,将校本的质量监控与省市区质量检测要求整合,有力推进。
3.教师培育,雁点青天字一行
一是项目引领促研究。在校课题、项目引领下,各学科研读课标,聚焦研究重点,有3项课题拟申报天宁区教科研2023年度课题。依托区名师工作室、名师导教、牵手结对等平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锻炼。数学、英语两个市信息化建设项目圆满结项。
二是日常指导赋师能。学校组织了师徒结对,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常规培养等方面手把手指导,在系列课堂调研中,进行了私人订制版的交流和反馈,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优质化。
三是专项培训增效能。信息中心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碎片化培训相结合,骨干教师与普通老师分层培训相结合等形式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精选培训内容,同时建立校本培训资源库,仅本学期制作八期培训视频供教师自主学习。
三、活动升级,在关爱中提优成长品质
1.因时而进:应对挑战,直面问题
现代青少年心理问题不容回避。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做两方
面工作:
一是输入正能量,让孩子的精神底色亮起来。学校持续推进红色教育,按照阳光健康成长、文明伴我同行、传承红色基因、品味四季生活四大主题有序推进每月四次的升旗仪式,结合节点时间和云娃成长节律,依托学校“跟着耳朵去旅行”的特色活动,设计了“跟着耳朵去旅行”特别版:云娃成长日历。记录了云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更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期为他们指明方向。
二是输出真困惑,让孩子的心理空间亮起来。开学季学校设计不同主题的“开学朋友圈”,引导学生 “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拓展校园生活的互动分享。悄悄话信箱立起来,“语”过天晴咨询室的门静静敞开,六位兼职心理咨询室每天轮班,为孩子们排忧解难,每天夕会课,除了1530的安全提醒,更要求留出3-5分钟,让学生说说今天的开心事、烦恼事,引导学生相互分享快乐,分解烦忧。
2.因势而新:把握要求,不断创新
一是事不厌精,反复沟通确认定级。依托区“问向”平台的推进,学校带领班主任学会解读平台给出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班级、年级、校级联席会议,通过三放三收的研讨,确认学生问题类型和关爱等级,引导全体教育者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是爱不厌细,多元施策关爱留痕。学校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校内教师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每周转发“润心小贴士”,指导亲子沟通、孩子情绪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等,学校跟社区联动,实行综合多元关爱方式,学校还邀请专家对心理委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他们帮助周围的伙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是进不厌微,多维评价引领自我。在班级岗位、多元活动中充分发挥多维度评价的机制作用,学生部组织相关师生积极参与各项上级活动,以及“红领巾小提案”征集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比赛、“俭以养德”废纸回收活动等,引导紫云娃展示自身素养,表现紫云风采。
3.因事而化:以事化理,以理化人
一是日常参与,激发活动的育人价值。学生部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一是全面铺开学生值日,集会秩序、午间纪律都有了很大提升。二是召开了紫云小学第一届少先队代表大会暨第五届大队委选举大会,引导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公,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是综合融通,开发活动的过程价值。学校打通学科壁垒,勾连四季生活,整体建构“云娃四季生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闪亮‘心’舞台”。每天课后服务第二时段“素养提升”时间和每周五第二节社团课,学校还开设个性化选修课程,在这些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习本领。
三是节点放大,实现活动的最优价值。学校在不同年级开设了足球、篮球、手球、柔道、等校本课程,并在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联赛活动。本学期的体育文化节,也从学科体育文化的渗透和体育赛事两个维度,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与。
四、服务保障,在规范中提高办学品位
学校不断规范财务管理、食堂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助学管理,落实安全责任,重视健康教育和信息安全。
在2023这一年,紫云人以凝心聚力破难题之精神,推动云有优管、云有优教、云有优育等出实效、有优绩,努力擦亮云有优学的名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紫云力量!我们将坚守一份责任,坚守着生命的追求与信念,聚力续写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