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二实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聚焦“红色文化”,培育核心素养
落实“30+10讲练一体化”红色经典主题阅读联合教研
发布时间:2023-11-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彦菁

  为探索红色经典主题阅读任务群的有效策略,扎实推进“30+10讲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23年11月20日下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与金坛区河滨小学、洮西小学联合开展了落实“30+10讲练一体化”红色经典主题阅读联合教研活动。

  观摩课堂,培素养

  金坛区河滨小学徐萌老师带领四9班同学一起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教学中,徐老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精准解读文本特点,从学情出发,搭建有效支架,指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从关注“一件事”到“多件事”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王烨老师执教了《梅兰芳蓄须》。王老师以人物名片导入,引导学生利用时间轴和鱼骨图抓住课文脉络,以小组合作方式,由扶到放,感受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整节课中,讲练结合,有序无痕地落实了新课标,发展学生思维。

  交流点评,促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各校老师代表进行了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想与收获。

  金坛洮西小学王琴老师认为徐萌老师的课堂具有完整性,从解释课题开始,最后以课题闭环。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讲解补充、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人物和主要事件来描述。课堂中,师生学方法,练方法,夯实能力,做到了讲练结合。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孙秀青老师从“关注语文要素,有效突破”、“巧用教学资源,讲练结合”以及“注重方法指导,由扶到放”三个方面对王老师执教的《梅兰芳蓄须》进行点评。孙秀青老师指出在课堂中,王老师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借助补充习题和语文园地的内容,巧妙进行练习设计,做到“30+10讲练一体化”常态落实。她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生成取向,引导和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让思维在课堂上生长。

  聆听讲座,研策略

  常州市金坛区洮西小学高雅婧老师进行了题为《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的讲座。

  高老师从“构建主体对话的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模式”和“探索视野开拓的红色经典书目阅读方法”两个方面,分享了教研组对“红色经典主题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探究。高老师的讲座有理论基础,也有大量的实践案例,从红色故事选文入手,到思维导图的精彩呈现,为与会教师提供了策略建议。

  最后,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部部长徐洁老师进行了总结,她充分肯定了两堂课的教学。

  1. 情与理并行。两堂课都基于单元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到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落实,带领学生抵达红色经典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教学评融合。两位执教老师对讲练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积极探究,在高效落实“30+10讲练一体化”过程中,两位老师注意方法总结后的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了练在关键处,练在重点处,练在难点处。

  徐部长希望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充分的学生立场,深挖教材,以学生学的视角来思考教师的教,教法要为学生量身定制,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秋之美,在于沉淀与收获;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相信三校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立足新课标,着眼新课堂,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实干前行,蓄势提升。

  撰稿:孙学红

  摄影:马骞

  审核:徐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