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李静教师发展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二实小:悠扬钟声起 田间踏歌行
记天宁区小学音乐李静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静










芳草未歇,花木繁茂,春去夏初成。为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能力,交流歌唱教学转型的经验与成果,614日上午,天宁区小学音乐李静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次活动在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如期举行。围绕“素养立意下的小学歌唱教学转型”这一研究主题,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的胡云芝和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的卞莉月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歌唱课。

 

“芝”音有你  钟声悠扬

首先,来自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的胡云芝老师执教了二年级歌曲《钟》,她从学生熟悉的各类钟表入手,用精美别致的板书和童真童趣的语言营造了热闹的钟表店情境,学生通过听辨、观察、模仿大摆钟和小闹钟的声音,点燃了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在丰富的视、听、动、唱等感官联动体验中,熟悉歌曲旋律,巧记歌词内容。在综合表演时,孩子们和着打击乐器,轻松自信地演绎着歌曲,无不表达着对钟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莉”叶盈盈  田间踏歌

 紧接着,来自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的卞莉月老师执教三年级歌曲《恰利利恰利》,这是一首与劳动相关的歌曲,描绘了印尼农家人在田间耕作劳动时的热闹景象。卞老师现场还原劳作情景,在音乐中和孩子们锄地、播种、欢唱,通过身体律动、合作演唱等方式感受歌曲结构与风格特点,在音效探索、旋律编创的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心中也悄然萌发着创意思维的种子。

 

研无止境,共话乐堂

课例展示后,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周卉老师的主持下,两位执教老师围绕着本节课的设计亮点与教学意图展开了主题说课。观课老师们也针对两节课,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虹景小学的周琦老师从声势律动编创的目的性出发分享了她的看法;解放路小学的张铖老师以情境创造的预设到课堂实践的落实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紫云小学刘达文老师认为教材的解读要做到见微知著,并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一个多小时的沙龙研讨,大家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乐享研思 行以致远

活动的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李静老师围绕五月份参加的关于“素养导向 评价为先”的省级培训内容,结合南京赤壁路小学韩贝贝老师执教的《姑苏风光》一课,带来了《素养立意下的小学歌唱教学转型路径》专题讲座。李老师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1.为理解而教的音乐教学,要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2.要“通过作品教音乐”,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3.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立场。4.巧构活动设计之妙,打造课堂无痕之美。李静老师的分享,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塔,为大家指明了歌唱教学转型路上的前行方向。

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执着追求,感受到孩子们的美丽绽放,更享受到音乐教育人的幸福。让我们带上期望,继续出发,一路欢歌,一路成长!未来,我们定能收获一路芬芳!

文:顾钰倩

摄:吴冰清 周琦

审:李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