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4月6日,二实小集团全体教职工齐聚越秀剧场举行主题为“教育就是要育人”教工大会,会议由副校长朱丽萍主持。
学习榜样铸师魂
何为大先生?为何要做大先生?怎样做好大先生?孙敏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观看了纪录片《大先生》,认真学习于漪老师的为学、为事、为人之道。榜样的力量与其教育精神的强大感染力,照亮了每位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全体教师从不同视角学习感悟了《大先生》的深刻意蕴,大家也将以更昂扬的精神状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踔厉前行,勇锐不怠。
工作盘点明方向
副校长朱丽萍就上个月“四部一中心”的工作亮点及发现问题、改进策略与全体教师进行了交流,称赞各项活动的顺利举办与精彩呈现,彰显
了二实小从容、大气、高质量的优秀品质。她表示,二实小的高品质工作正是源于全体教职工每一天的尽心尽职,源于持之以恒的深度学习和持续反思。
丛书悦读 润生命
继上月《“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第一次导读之后,今天全体教师继续跟随朱丽萍副校长的导读走进丛书,触摸大师的思想脉搏,感悟教育的生命气息和实践芳香。
朱丽萍副校长以《行走在理实之路上,让教育更加美好》为题,为大家解读了叶澜教授“教育理论——实践观”的核心观点及其生成过程,从“努力解读‘教育理论——实践观’”“牢固确立理论——实践关系思维”“积极探寻生成理论”三方面交流了读后感悟。朱校长认为,只有把名师的思想、精神、理念,转化提升为自己的根基,这才是一位教师的真正成长之路。她建议老师们,对于丛书要采用“六读”,即打破思维自觉读,聚焦重点拓展读,前后贯通勾连读,遇到问题反复读,理实互生转化读,总结提炼升华读。
唤醒自觉育新人
叶伟锋校长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作总结发言,通过三个问题的叩问勉励全体教师要自觉育新人。
1.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
先生之大,在于信仰之“高”,在于修为之“深”,在于学识之“实”,在于育人之“智”。教师应当做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时代“大先生”。
2.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
一所好的学校,并非一定要有豪华的大楼和昂贵的设施。但是,一定要有崇高的办学理想,有清晰的教育哲学,有优质的课程体系,有创新的治理能力,有科学的评价标准。
3.如何看待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相对性理念、适应性供求关系,应该与教育主体的个性化需求相契合。教师要充分认识提高学业质量的“三性”“四要”,积极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良好育人生态,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放眼静心,虚怀求进;倾情教育,明理践行。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育心。二实小教育人将以更博大的胸怀,面对差异的个体,奏响不同的旋律,实现同频共振,让爱的能量在奏鸣中流淌,叩响心灵。
撰稿:徐洁
摄影:潘亚洁
审核:高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