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季焕庆名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天宁区小学数学季焕庆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季焕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已是入冬时节,教师们教研的热情依旧不减。12月15日下午,季焕庆教师发展工作室“指向关键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主题活动如期举行,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线上”,开展了第四次工作室活动,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季焕庆老师主持。

课堂教学展风采

首先,由青龙实验小学的李楠老师执教四年级《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李老师通过喜欢哪类社团的人数最多这一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让学生体验数据的不同表达方式,感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各自优点,通过选一选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归纳出他们各自的特点。统计源于生活,最终李老师又回归生活,让学生结合学校门口车辆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对自己的出行进行合理的推断。整节课,李老师在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第二节课由香梅小学的徐颖老师执教五年级《钉子版上的多边形》。课堂伊始,徐老师先让孩子们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多边形,边围边思考“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会和什么有关?”。紧接着,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多边形内有1枚钉子”的规律,让学生置身于“课堂的正中央”,教师适度地“退位”,但并没有“缺位”,通过适时地制造认知冲突,明确规律适用的前提条件,逐步完善对规律的完整表达。这也为后面研究多边形内有2枚及 2枚以上钉子的情况打下扎实的基础。整节课,学生充分经历规律探索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明晰了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归纳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研讨显智慧

两节课后,先有两位上课老师交流前期的教学设想和课后反思。紧接着,由浦前中心小学邹莹老师为大家带来题目为《问题引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主题评课,邹老师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例,从“问题引领,让学生完整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的不同方法”“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多维活动体验中,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适度训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升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课。

其他小伙伴们,也围绕两节课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和点评,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文件夹里照片)

名师引领促提升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季焕庆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他肯定两位老师的刻苦钻研与勇于创新,也提出一些可以优化教学的可行性建议,大家都豁然开朗、收获颇多。

 

 

一番探究,是一次心灵的成长;

一次展示,是一次思想的远行;

一次研讨,更是与美好的相遇。

每一次工作室活动,都是一场思维的碰撞,都是一次专业的成长。相信每一位老师在活动中都有所思、有所得,都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聚焦“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生长。

(撰稿:徐颖、李楠   拍摄:工作室成员   审核:季焕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