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烟雨朦,霜色微寒;缘聚首,情意浓,喜上眉梢。2022年11月17日上午,常州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和天宁区李静教师发展工作室的第一次联合研讨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翰学校区如期举行。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艺术教育系柳飞副教授、刘廷新教授、郑隽逸博士、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常州市音乐教研员王明霞老师莅临指导,区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常州工学院与二实小一直秉持着睦邻友好,双向奔赴的合作关系,常州工学院艺术教育系的老师们也一直是二实小音乐教育团队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多年以来常州工学院艺术教育系为常州音乐教育输送了许多活泼朝气的青年力量,为常州的教育事业推波助澜。
游“园”会,览新竹乐园新面貌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翰学校区是一所引领未来教育,具有研究价值的新型学校。学校在空间利用、色彩运用、功能布局等方面,运用了大量先进设计理念,是一所充满现代感的学校。来校的各位老师通过短片介绍,实地参观,进一步走进美育浸润下的校园,感受这所真正属于儿童的乐园。
“静”生慧,赏理念转型新课堂
工作室领衔人李静老师作为天宁音乐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期间,主持参与了常州民间音乐、农村美育、大单元等省市级课题。李老师执教的是一节一年级唱游课——《小蚂蚁搬米粒》。课堂中,她运用精细巧妙的设计,童真有趣的语言,结合沉浸式的音乐游戏体验,让孩子们畅游音乐世界,在丰收的情境中领悟团结合作的力量。同时,这节课也是李老师结合她所在的紫云小学开展的幼小衔接研究所生成的音乐课堂,融入了多元深度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
“明”心灯,志音乐教学新方向
课后,常州市音乐教研员王明霞老师从三个转变,充分肯定了李静老师课堂转型的成功之处:首先,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充分基于儿童学习立场,以精准的聆听设问、生动的道具使用以及一以贯之的童趣情境,促进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其次活动的开展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抓手,逻辑清晰地递进展开。更重要的是本节课体现了从个人学习走向协同学习的方式转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溢“霞”光,奏美育蓝图新篇章
二实小音乐组近两年依托教科研研究,一直走在课堂教学转型实践的前沿,青年教师在区域内也是茁壮成长,发散出朝气蓬勃的力量。这一切的丰硕成果离不开音乐组大家长蒋冬霞老师手把手的培养。讲座中,蒋老师借“宫商角徵羽”中国古乐五音,从课程、评价、活动、教研、课题五个方面介绍了二实小的美育实施,获得参会领导与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隽”永恒,启科研发展新征程
活动的最后,“常州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隽逸博士,通过“音乐教师科研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为大家介绍了研究中心团队建设的情况以及个人研究课题的分享与交流。她强调在科研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音乐教师科研团队的培育,激发团队凝聚力的创生。
本次活动是高校与小学美育一体化建设的联动。二实小音乐组和天宁区李静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热情,积极探索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转型,让新竹美育溢彩于生命拔节的每一个灵动瞬间!
文:周卉
摄:郑莎莎 顾钰倩
审: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