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季焕庆名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聚焦教育写作 遇见更好的自己——天宁区季焕庆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季焕庆

聚焦教育写作 遇见更好的自己

——天宁区季焕庆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室成员写作能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在工作室领衔人季焕庆老师的组织下,2022年11月6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云端,参与了江苏省刘永平名师工作室活动,共同聆听《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颜莹主任有关《教育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讲座。             

颜主任从“重新认识教育写作的功能与价值”“准确把握教师教育写作的定位与价值”“教育写作的专门知识、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列举了一个个与教育写作有关的小故事,通过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让老师们明白教师为何写作”“教师写作何为”“教师写作有法”。尤其是让老师们深刻地意识到“为什么写作”,写作可以帮助老师把已有的实践当作一种客观对象进行“再认识”,让教师原本情境化、碎片化、表面化的体悟得到明晰、整合和提炼,实现教育经验和规律的自我建构,赋予教育生活更多的意义与价值,让老师们想动笔去写。

颜主任为老师们化解了专业写作的“痛”,指明了专业写作的“法”。工作室成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他们边听边记录,相信大家定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与反思中收获成长。只有写,才能写。去写吧,让自己丰富而又生动的教育生活自然而有意义地在笔尖流淌出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会后,工作室成员一起畅谈学习后的收获与思考。

李楠:时值初冬,天气略寒冷,感谢颜莹主任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给予了一份温暖的陪伴。听完讲座,我收获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反思+写作”,教师的发展是在不断“实践、反思、学习、研究”中螺旋上升的。讲座中颜主任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让我感受到了用心投入工作,积极积累有益的教育资源,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写作的重要性。相信,拥有更强烈的表达自信,更自由的表达空间,更自如的表达方式,就能真正享受专业表达带来的乐趣和幸福。

王文娟:“小心翼翼”的寻找理论,一知半解的“搬运”理论,“心安理得”的为“没有理论”感到困扰……这不就是我在写作是遇到的问题吗?今天有幸聆听了颜老师的讲座,我才知道:其实教师才是有着天然研究优势的一个群体。教师可以从直觉、经验、感受、现象中捕捉教育问题,而这样的教育问题才是最鲜活、灵动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可以把每一天都当作研究的一天,把走进的每一个教室都当作实验场,为自己的理论研究开拓视域。

 邹莹:听了颜莹老师的讲座,自己对教育写作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自身观念应该转变,从“要我写”到“我要写”;其次是自身角色应该转变,从“实践者”到“研究者”;再者是取材方式应该转变,从“即兴搜索”到“扎根日常”;我们要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整体与局部、纵向与横向等多重视角与思维方式去审视实践,从深层次上发现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努力从“埋头苦干者”向“理性的实践者”转变,借助教育随笔,积淀写作素材;借助教学案例,归纳教学策略;借助教学论文,提炼教学经验。

曹京晔:今天有幸临听这场论文讲座,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确实是“老大难”问题。颜莹主任自己改编的公式: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反思+写作,启发我思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平常工作中要善于积累素材、案例,随时写写教育反思,平时可以拿出来认真思索一番,找出合适的方法,也可成为我们论文研究方向。日后这些琐碎的小随笔很可能就成为我们写论文的敲门砖。目前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便是我们要开启“动笔”的决心。或许现在开始“动笔”训练,日积月累养成练笔习惯,日后定有厚积薄发之力。

于天娇:颜莹老师先是具体、精准地分析了我们写作上的具体问题,接着从根源上帮我们理清“为何写作”,不管是提升个人素养,亦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我们都需要在笔上下功夫。同时,写作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正如反思和磨课一样,需要多次修改,方能淬炼出优秀的文章。

吕杨:颜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论文写作打开了新思路,有了新想法。教师专业的成长不仅仅是实践,还包括反思和写作。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日常,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反思,还要落在笔头上。不把反思的结果通过写作这个载体进行固化和明晰,那么反思的结果通常难以对自己的后续发展和实践改进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不断记录与反思。

徐颖:听了颜主任的讲座,受益匪浅,最重要的是让我深刻认识到“为何写作”,给了我写作的动力。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重日积月累,坚持阅读和记录,勤于思考和表达,让写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钟欣翼:颜莹老师的讲座《教师论文写作困境及突破从重新认识写作功能、准确把握写作定位、表达情境中的实践智慧、写作方法的有效路径展开,阐述了教育写作要观察生活、积淀学识、深度思考、持续写作,让我受益匪浅。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教育生活,不断深思,一定能从中获得教育的真谛。

薛佩华:今天有幸聆听颜莹主任关于教育写作的讲座。颜主任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教育写作的功能与价值,让我意识到写作不是评定职称的一种任务,它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我们虽然工作在一线,但是可以通过教育写作将实践转化为教育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姜彦菁:通过聆听颜莹主任的讲座受益良多一个教育人是在实践——反思——写作——实践……不断循环中成长起来的实践反思与写作密不可分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案例在反思中发现问题捕捉研究的课题然后联系理论知识投入写作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将经历凝练成经验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好的教育者要学会将三者联合起来提升自我教书育人

杨宏磊:今天听了颜莹主编的论文指导,我感受颇多。论文撰写最难的可能就是创新性地选题,这个创新不是追寻热点,也不是寻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话题,而是基于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所以,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萌发出一时的想法或疑问时,就要抓住这可贵的灵感,去记录它、追寻它、完成它。

 

今日,我们与专家连线,用一颗诚心学习写作之法。

明天,我们在学术之山,以一支笔书写自己的道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