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向: 基础教育11
课题主持人: 季焕庆
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申报日期: 2021.6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二一年三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季焕庆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2年 3 月 | ||||||||
行政职务 | 课程部副部长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小学高级 | 研究专长 | 理论实践研究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手机(必填) | 13921083373
| ||||||||||||
23820543@{域名已经过期}
| |||||||||||||||
姓 名 (2) | 性 别 | 民 族 | 出生 年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技 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
最后学历 | 最后学位 | ||||||||||||||
工作单位 | 手机(必填)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谢荟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黄筱钰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杨玉兰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孙敏 | 二实小 | 中小学高级 | 管理研究 | 指导课题顺利开展 | |||||||||||
马美南 | 二实小 | 中小学高级 | 理论研究 | 指导课题顺利开展 | |||||||||||
徐 洁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路叶娜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曹莉萍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杨文君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许芸雅 | 二实小 | 中小学一级 | 教学实践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课题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常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 《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 2016.10 | 核心成员 | 已结题 | |||||||||||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构教学研究》 | 2018.1 | 主持人 | 即将结题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变革,让学生思维敞亮》 | 《常州教师教育》 | 2015.4 | |||||||||||||
《数形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 《数学大世界》 | 2016.6 |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 《小学生》 | 2018.1 | |||||||||||||
《让核心素养在数学结构教学中落地生根》 | 《数学大世界》 | 2018.9 | |||||||||||||
《几何直观:架起数学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桥梁》 | 《课程与教学》 | 2018.11 | |||||||||||||
《化“有形”为“无痕”,化“结果”为“过程”,提升计算练习的育人价值》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9.5 | |||||||||||||
《情理交融,让素养在分数结构化教学中落地生根》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0.5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 《课程与教学》 | 2020.10 | |||||||||||||
《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计算估算教学设计》 | 《江苏教育》 | 2019.12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素养的总体框架下,通过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在用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智结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和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而思维是数学能力之“核”,思维也是数学素养之“魂”。 生活化教学: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教学活动融入到现实生活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数学生活化:目前主张对数学生活化的定义有两种:一是数学生活化,即回归生活世界,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归于实践,为实践服务,要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二是数学生活化不是为了回归生活,而是超越生活,并非所有数学知识都来自生活经验,随着数学进一步发展,通过逻辑组合,泛化、专业化巧妙地分析和综合概念,并提出新的和富有成效的问题,正是由于数学超越现实,才有无限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小学数学生活化:其本质是强调小学和数学的特点,教师应理性地针对这些特点开展生活化教学。结合学生身心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好奇心、积极性。将数学和生活作为研究对象,可以看作:生活→数学,意味着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和基础,以学生已有经验,生活现实,未来生活处境作为教学起点;数学→生活,意味着数学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意义;生活→←数学,凸显数学抽象与现实生活的双向联系。日常教学中要能够基于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同时也要能够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问题。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数学教育界对数学生活化理论,尤其在情境教学关注较早。胡塞尔是德国著名教育家,他第一次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理念:因为受到实证主义思想的冲击,科学被人们神化、理想化,不再关注人生。改变方法就是促进科学回归生活。 同样重视情境的卢梭指出:儿童教育要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让儿童参与生活和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实现健康成长。同时他也强调回归生活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通过自然生活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行为。同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对生活的预备”。他强调要有实用性的知识。 20世纪初,杜威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改革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胡塞尔、哈贝马斯、卢梭、杜威等西方学者很早就关注教育与生活的理论研究,其研究集中教育与生活方面,尽管部分研究仍有争议,但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活化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并作出努力与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生活化研究。 随着研究西方学者对教育与生活研究的深入,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20世纪中期,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概念。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的联系,使他们在生动、真实的教学场景学习、提升。他强调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不仅如此,每个学生也存在不同的“数学现实”。 1999年3月,日本颁布《新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课题,发挥学生主体,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解决问题。西方国家专家学者对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和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小学数学理论及教学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胡林瑞采用国外数学问题对我国初高中生测试,他认为我国大多侧重知识学习,但是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朱德全认为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必须要在生活实践中展现他的灵活性。进而,朱德全主题式教学设计,首先设计现实主题、现实问题,进而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严士健主张数学与传统文化结合,弥补数学的不足,将数学思维在传统文化中发展。 郑金洲关注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生活联系。郭元祥教授认为要合理把握科学、生活的比重,有些课程设置过分强调科学忽略了生活世界,难以体现生活的意义。 范良火同样重视数学形式训练和应用价值,合理认识数学知识能力。同时认为数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可以集合思想品德、科学态度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郑毓信认为数学教育历来严重脱离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知识的理解、掌握。 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完善的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小学数学化的教育教学。本研究力求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小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价值 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用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和生活建立双向联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将数学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核心素养。同时促进一线教师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究,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完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在研究中实现自我成长。
| ||||
(三)研究目标 | ||||
1.了解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并找到形成这些现状的成因。 2.构建“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序列。 3.提炼出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 4.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数学课程理解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理性思考:结合现状分析和文献研究,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围绕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框架、策略、过程、评价这几个角度开展学习和论证,为实践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数学生活化”策略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序列的研究:构建横向年级数学素养培养的类别、纵向年段数学素养能级水平,沟通“数学生活化”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使得老师在教学中能清晰目标,并分阶段、递进式实施素养培养。 4.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的研究:围绕理论认知,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改进教学策略,在大情境大单元、劳动教育等大背景下,通过理论认知将真实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开展教学实践,通过生活化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来改进评价方式。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特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
(五)研究方法 | ||||
1.研究准备阶段:通过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听取教师和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已有研究,总结成功经验,问题正确归因。 2.研究启动、构建阶段:在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分析,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进行理论论证,架构本课题研究体系。 3.研究实施阶段:通过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对比实验等研究方法,由点及面,分阶段、有序推进研究,构建横向年级数学素养培养的类别、纵向年段数学素养能级水平,构建目标体系,提炼策略。 4.研究总结、推广阶段:经验总结对于课题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提升阶段,通过梳理、集结成文、展示推广,辐射研究经验,为理论推广提供成功范例,为新课程深入实施提供新途径。
| ||||
(六)实施步骤 | ||||
1.研究准备阶段(2021.6——2021.8) 主要研究内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2.研究启动、构建阶段(2021.9——2021.12) 主要研究内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理性思考 3.研究实施阶段(2022.1——2024.1) 主要研究内容:“数学生活化”策略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序列的研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的研究 4.研究总结、推广阶段(2024.2——2024.6) 主要研究内容:课题成果总结;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 ||||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1.主要观点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它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它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是否清晰、培养策略是否可行、培养成果是否综合体现于学生的素养,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除了要考虑到知识本身的要求,还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遵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并用数学知识对生活问题加以解释。虽然前期对数学生活化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但是面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数学生活化研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两者之间的联系,后续研究中将重点关注两者的有效结合。 2.创新之处 “数学生活化”策略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序列的研究是对国家课程的完善。以数学核心素养年段水平与评价为抓手,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递进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的研究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阶梯。将以儿童的成长发展为长远目标,不断深化教学变革实践,提高教师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能力,通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建立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数学生活化的评价系统,并提炼出系列成果,在此过程中师生的学科素养、研究素养将得到极大提升。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本校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调查报告 | 2021.7 | 路叶娜 |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理性思考 | 研究报告 | 2022.11 | 季焕庆 | |
“数学生活化”策略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序列的架构 | 文 集 | 2023.4 | 马美南 | |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汇编 | 系列论文 | 2023.12 | 孙敏 | |
最终成果(限3项) |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2024.4 | 季焕庆 |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序列 | 报 告 | 2023.4 | 曹莉萍 | |
课题研究案例集、论文集
| 案 例 集 | 2024.3 | 谢荟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 课题组核心成员简介 课题负责人一,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课程部副部长(分管数学学科组工作),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市基本功一等奖,市数字优课一等奖,区评优课一等奖。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市课题研究。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论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核心组成员大都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曾主持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有数十篇文章在省市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他们的研究经验曾在全市交流,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起了推动作用。 2. 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1)课题组成员多次参与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注情境教学,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等。 (2)确定课题,合理分工。布置各成员系统学习了相关理论,如《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数学这样教》;《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研究》曹一鸣∕著。召集成员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统一认识,明确研究方向。 3. 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现有常州市学科带头人3名、常州市骨干教师2名,常州市教坛新秀1名,区骨干教师2名。课题组所有成员对课题研究积极性都非常高。近几年来,已有2个省级课题结题,3个常州市课题已结题。 (2)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建立研究组织,聘请常州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来校作教育科研和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方面的报告。 我们将制定定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制度,随时开展组员间的研讨交流,及时总结,不断矫正研究的方向,确保研究取得效果最大化。课题组以各教研组具体实施,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活动,使学术活动和研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专题化。 (3)学校的支持与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该课题的研究,在预研究阶段就给予了精神与政策鼓舞;在后续研究中,学校每学期都将下拨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为课题组成员购买相关的理论书籍,征订各种教育教学杂志。有关课题研究的观摩会、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争取机会让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以此来支持课题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