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二实小教育集团:聚焦双减/家校协同“双减”,共建“育人”生态
发布时间:2022-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作为家长,我们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面对“双减”,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近日,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为家长们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推荐了“锡慧网上家长学堂”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视频。家长会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政策,学习思考,指导家庭教育行为。

  主讲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教授从“双减”后的五项管理内容、课外兴趣的发掘与陪伴、有效阅读陪伴等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解说,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一(9)班危颜汐家长:“双减”落地,让孩子们可支配的时间变多了,做手工、玩玩具、去户外,有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不再有成堆的作业。作为家长的我们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做个有准备的家长。“双减”政策不仅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需要家庭积极配合,密切关注。要主动了解政策,了解学校、学生的变化,及时转变心态,做好相关应对准备。二是正确认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但同时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压力。我们家长要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落实好双减政策,为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三(1)班薛稀珂家长:“双减”之后,学科培训班没有了,课后对孩子的教育,将回归到家庭。殷飞教授给出了中肯而又详实的建议。我们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我们家长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探索艺术和运动上的兴趣。殷教授的讲座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帮助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陪孩子运动,一起挥洒汗水;陪孩子劳动,一起分摊家务;陪孩子走进大自然,一起感受层林尽染。

  四(7)班丁可妍家长:实践中给孩子独当一面的机会,孩子能自己做主的事情,我们家长不要替他们做主,这样他们才有成就感。“双减”减去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减去的是课外培训,不减的是责任,不减的是质量,不减的是成长!

  五(8)班顾泓杰爸爸:孩子的课余时间多了,家长的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能让孩子自然的从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的榜样行动往往能影响孩子,成就孩子。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孩子的自律能力,凡事做好计划,尤其在学习方面,有方向有目的,高效专注的完成每项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全方位提升各项素养,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成就更美的明天。

                                                                                       撰稿:课程部

    

                                                                                           审核:高鸣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