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科研之窗>>市“十三五”2018年度立项>>小学低年级歌唱教学中合唱基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心得反思(林燕)
发布时间:2021-05-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静

课堂中我用猜谜瑶的方式进行导入,开启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接着用律动带领学生感受三拍子,并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提升的感受,随后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用动画图谱标识带领学生感受旋律音高的走向,让音乐变的可视化。在学唱歌曲环节也充分体现了我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和层层递进。

但课后我从旋律的切入、合声的养成、音色的切入以及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技能部分需板块化、结构化

音乐的内心听觉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指向音乐素养,节奏、乐句这些都是不分家的。一方面是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在备课时,要对自己板块设计非常清晰。比如说a板块涉及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学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来进行达成?又比如说第2部分开始学唱歌了,那对于这首歌的定位是什么?需要唱两声部吗?这就是教学板块的问题,也是教案设计的问题,因为一首歌当中对学生来说有些技能是浅的,有些技能是深的,所以不要按照阅读的顺序来设计教学

二、教学的预设在各个板块当中的布局

教学预设的板块中,聆听是至关重要的。任何的演唱形成之前,一定是先聆听。借着这个逻辑关系去想,要唱两个乐句。首先是要听这两句是否一样。然后通过律动去表现这两个乐句的不同。然后再到第三遍聆听,这样的预设才有深度。那这个活动的设计才会有意义。我们的聆听才会有价值。所以初步聆听是我们学习音乐的第1步,第2步是有指向的深度的聆听,或者说是在老师的问题的驱动下有指向的认真聆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