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研究>>研究活动>>文章内容
聚焦素养 着力融通 智慧转化
——记2019二实小教育集团暑期“赢在中层”管理者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19-08-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尤心韵

  8月21-22日,集团二实小校区、翠竹校区、紫云小学、香槟湖小学、东青实验学校、朝阳新村第二小学160多名管理者齐聚二实小新校区,参加本次暑期“赢在中层”管理者研修盛宴。

  二实小集团始终秉持“成事成人”的理念,将管理团队的打造和青年管理者的培养看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以积极的过程研修促进管理者双专业发展,今年已是学校第十四届、集团第九届管理者专题研修活动了。

  2019年,是学校追随“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20个年头,坚定行走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之路上的二实小,以“学科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研究”和“综合活动育人价值的充分开发”这两大领域的突破深化为主阵地,促进学校教育生活的综合融通。因此,本次研修活动主题聚焦“学生素养培育的综合与融通”,以两大板块展开。

  一、素养培育的高位思考与科学引领

  简短而热烈的开幕式中,朱丽萍书记简要回顾了集团“赢在中层”管理研修的意义,分析了本次研修的时代背景和集团需求,以及对管理者们自主发展、主动创生的殷切期待。

  21日,集团邀请三位资深专家为管理者作理论引领。市教科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潘小福以《课堂转型的方向与策略》为主题,为教师指明了基于班级授课制的价值开发和对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重新认识,去认识新视野下的课堂新概念,并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适合的课堂”的理念,以帮助学生“学会思维”为旨归,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的、以主题单元实施的、课程视野下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字化学习推动的课堂创新。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贲友林从教师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高度,引领教师回归常识、转换视角,通过观摩、省察和审视,重新认识课堂,在想象与现实、认识与行动、坚守与改变之间实现课堂转型。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谭顶良教授,他依据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等的研究,引领教师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学生的特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三场高规格的报告,带给各级管理者思想的冲击和理念的更新,在随后的“即时思辨”环节,各校青年管理者踊跃上台,发表自己一天的学习收获:

  紫云小学周月霞副部长从三场报告中真切感受到时代对课堂转型的呼唤,她以数学学科为例,畅想如何紧扣核心素养,依托多元表征,推动资源转化,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并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学会解决真实的问题。

  朝阳二小沈慧君老师深深震撼于潘院长的“不可能”和贲特的“完全可能”,将与学生、课堂的相知相守比作一场恋爱,认为思考才有可能,行动才有可能,反思才有可能,只要去做实、做足,那么“道不足微”,一切皆有可能。

  香槟湖小学郭琪霞老师从报告中汲取成长的力量,立志要立足课堂,成为一名思考型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合适的课堂,让每一天的教育生活都向阳而生,向阳而长!

  东青实验学校卢申辉老师从讲座中发现课堂转型的路径有很多选择,但前提是要坚守底线,那就是坚守教育的本心,不让任何事务性工作干扰课堂,守正方能静心。

  二实小李佳维副部长从报告中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时代性,以及课堂变革的迫切性,由此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固本培元,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小顾枫副部长通过一天的学习,激起从教十多年内心逐渐淡去的变革热情,并认为要从学科的角度,重新认识学生,从把握学生的基础到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重新认识教师角色,从理念的学习转变到顺应时代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更新。

  第一天的研修,从理论的高度引领各级管理者从课程的高度、课堂的视野、教学的策略等维度重新审视当下,激发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

  二、素养培育的理解策划与综合融通

  经过一学年的历练,二实小集团第三轮中层竞聘上岗的14位年轻管理者也适应了岗位工作,并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为集团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管理团队也得到了激活。因此,本届“赢在中层”依然秉持集团“暑期集中研修聚焦发展性问题,期中分散研修阶段性问题寻突破”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素养培育的综合与融通”为主题,引领各领域展开一轮新的策划、思考与实践,为集团的稳步推进和特色发展提供平台,从而促进集团高品质发展。

  22日的研修活动,以更加“贴地”的方式展开。首先,“素养培育的理解与策划”板块由高鸣鸿副校长主持,集团五大领域的分管校长分别对相关项目和任务进行了导读。孙敏副校长就2019年5月申报成功的省基础教育改革前瞻性项目《育人为本:国家课程育人价值的深度全面开发》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就暑假期间进行的学校课程架构、各学科育人模型研读和本学期推进策划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郭玉琴书记就2018年10月花落二实小的市集团化办学重大项目《“基地+”学生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和项目实施策略进行了解读,介绍了一学期以来在机制创生、实践创生、理论创生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下阶段推进指明了方向。

  朱丽萍书记以刚刚结题的省重点资助课题《教师专业优势的发现与转化》研究为起点,紧密围绕时代新人培养这一价值追求,以“生命·实践”教育学和“新基础”理念为核心,确立新型教师素养要求,描绘新素养培育的理想蓝图,打造从观念系统的逐步改变到改变了的观念系统的深度变革、扎实践行的路径。

  叶伟锋校长则从一位学校总设计师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以《教育空间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的角度,分享了“建一所真正属于儿童的学校”的现实局限、多维认识和实践探索,真正体现了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与“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眼光来透析学校建筑,让学校建筑弥漫教育的气息、渗透教育的味道、拥有教育的力量。

  芮艳副校长以市信息化重点项目《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为具体抓手,回顾了过去三年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成果,更以学生素养的综合融通为目标,与学科课程改革深度融合为阵地,开启了新一轮探索的激情与创造。

  五大领域的高位引领,既是对全体管理者的理论冲击,更是确立了后续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标杆,打开了智慧创生的通道。在随后两个小时的分组研讨中以及中午的休息时间,各组成员群策群力,贡献自己的前期思考,也提出推进中的现实问题,更形成了阶段实施的具体策划。

  下午两点,“素养培育的综合与融通”板块由芮艳副校长主持。各组代表纷纷上台,捧出本组的思考和策划,引发团队进一步的研讨和碰撞:课程部钱亢副部长从“为每一位学生创造适合的课堂”这一响亮的口号开始,以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和转化为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国家课程育人价值深度全面开发的方式和路径,并将各学科在独特育人价值开发中的侧重点和学期推进节点进行了一一汇报。

  学生部杨萍副部长的分享有看头有味道,她图文并茂地解读了“基地+”的已有实践与研究,尤其是紫云“智慧劳动”项目的创意实施,并对后续活动的整体推进和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

  人力部程美琴副部长的交流从一系列追问开始,直击每一个教育者的内心,她把教师素养的提升与学生素养的培育对接,通过外造环境,内激动力,融合资源,提供保障,清晰描绘了二实小教师素养提升工程的蓝图。

  信息中心路叶娜副部长分享了两天学习的收获思考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应用价值和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可能,细致地解读了“互+”融通式课堂建设的策划,并基于现状拟定了信息中心研究行事历,指向新的突破。

  后勤部刘春辉副部长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如何通过对教育装备育人价值的挖掘,在教育空间打造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创造,并详细阐述了新校区地下接送中心启用对学生和家长志愿者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方式,资源意识强,育人目标明,服务保障新。

  最后,叶校长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两天的研修活动“密度大”、“效果好”,是一个目标清晰、策划智慧的起点,并期待后续践行扎实、引领超越的实践。他希望全体管理者从“新”开始:一是紧跟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要求为标准,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教师信任的管理者;二是抓住新机遇,呼应时代的要求,深化教育变革,以研究助推学校发展的再跨越;三是迎接新挑战,宏观上要正确认识教育现状与社会对教育优质资源需求不断提升的矛盾,中观上要智慧面对三校区三足鼎立的管理新样态,微观上要关注教师队伍老龄化和新教师突然大批涌入的双向冲击,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生成新思路,创造新策略,深化新优质,再攀新高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