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研究>>研究活动>>文章内容
全学科共探“新教学” 智慧碰撞促“优化”
——记二实小基于“新教学”暨教育信息化项目研究的全学科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为了有效推动我校新教学研究和教育信息化项目《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研究》的有效探索,引领教师理解教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促使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持续的、深入的教学变革中优化教学,特开展全学科视野下的专题研讨。本次活动由二实小信息中心路叶娜副部长主持,参加活动的有校长室5位校长、课程部长、教研组长、“新教学”种子教师以及全校青年教师,常州市教科院戴晓娥院长也通过线上直播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

曹莉萍老师执教《认识分数》在互联网环境下展开,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和尚学平台,学生充分经历“分一分、写一写、说一说”的探索过程,平台对生成的学习数据实时统计、反馈,使教学进阶评价快捷准确,教学针对性更强。同时,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聚焦平台资源,展开不同层次的辨析讨论,促使学生建构“分数”概念,放大了差异资源的价值,实现了学生学习资源的最大化。

二、全学科视野的互动点评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变革,触发了大家的研究灵感。语文、英语、信息、美术、音乐、体育、道法、综合实践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纷纷分享了观课思考,还表达了在本学科尝试的意愿。整节课,老师们看到了技术支持下学生自主探索的专注和高效,看到了数学课堂语言的简洁美,看到了聚焦生成资源互动研讨中的创生美;更感叹于在技术支撑下,学生过程资源捕捉的全面与快捷,学习数据统计的实时反馈实现了精准化指导。老师们也客观真实地抛出了自己观课中产生的疑惑,如:各学科的学习真实情境如何创设?学习资源能否实现智能化推送?

三、学科研究的阶段汇报

我校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在教育信息化项目《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研究》的推进过程中,有了系列化的实践研究积累。随着“新教学”的理念学习,又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开展了新的实践探索。语文、数学、英语三位学科部长分别代表各学科做了汇报交流。语文陆芳部长结合五年级“四季之美”大单元设计,分享了学科组“新教学”视角的理解与思考;英语李霞部长从理论学习更迭、团队实践探索、成果经验积累三大方面,分享了团队探索的过程;数学曹莉萍部长结合“课堂三变”分享数学组所开展的系列化活动研究活动与阶段成果。

四、专家引领明确方向

戴晓娥院长首先高度肯定了本次全学科研讨活动:顶层善于设计——使活动丰实;教师善于学习——使活动高效;学科研究扎实——使研究稳步推进。同时,戴院长还对课堂教学和现场研讨、学科汇报一一回应,更高位给予指导,引发我们去思考区域推进“新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推动所有老师和课堂的转型,在重构的教育生态中,创造性地展开教学工作,在动态生成中改变和提升理念,使实践与理念互相滋养。

最后,二实小分管校长芮艳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新技术的使用,让学习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共同学习圈,真正转变了教和学的方式。本次全学科研讨,给学校骨干老师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研究情境,大家看到了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新生态,有了用技术优化本学科教学的冲动。芮艳校长建议老师们深入学习戴院长推荐的案例,去“重新理解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带着本次活动带来的启发与深思,去开辟教育新生态。

(撰稿:路叶娜)

(摄影:李佳维)

(审核:芮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