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常州市第二实验学校 | 班级 | 三(5) | 人数 | 46 | 日期 | 2021.3.25 | ||||||
课型 | 数概念教学 | 课题 | 认识分数 | 教时 | 第1教时 | 设计者 | 曹莉萍 | ||||||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丰富的材料的分类分析,对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敏感。 2.通过对材料的聚类分析,发现分数的本质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3.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并丰富对分数概念内涵的认识。 ※ 制定依据: ★ 教学内容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且联系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理解,通过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也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 ★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到单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分数意义,学生能把单个物体看成整体,找到部分是什么,整体是什么,初步感受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学生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要比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复杂一些,因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了以后,每份里的物体一般都可以用整数表示它的个数,学生会对用分数来表示感到不习惯。同时,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找到部分是什么?整体是什么?部分与整体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些目标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困难,他们被具体的个数干扰后缺乏对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关注。分数的本质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本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分类分析后聚焦分数本质特征,体会分数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常规 积累 | 写分数,说意义。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以前研究过的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分数。 | 同桌互说。 板书课题“分数”。 | 复习旧知,为新课作准备 | ||||||||||
分数的 前提认 识 | 1.呈现图片,明确图意。(PPT) 2.分类:能不能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它们分分类呢? 组织交流: 问:你能看得懂吗?他们是怎么分类的?(平均分的份数) |
拿出材料,看看是怎么分的。 学生分类。
| 理解图意,感受材料来源。
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关系思维。 | ||||||||||
分数的本质认识
| (一)横向比较: 1.平均分成2份的。 (1)总数不一样,部分也不一样,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呢?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来表示? 2.学习平均分成3份、4份的。 要求:想一想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数表示?选择其中一幅图说说含义。 同桌两人一人选择一类说一说
(二)纵向比较: 1.每一份都是两个,怎么写的分数都不同呢? 2.小结:分数和平均分的份数有关。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每一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就不同,自然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3.快速反应:平均分成8份,8份中的1份,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999份? 4.归纳概括: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几份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三)前后比较: 出示对比题组: (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 (1)会用分数来表示吗? 写完后说说含义 (2)比较:上学期学的分数和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归纳: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板书跟进)
|
互动讨论,理解。
学生先写分数,再同桌合作,一人选平均分成3份,另一人平均分成4份,相互说一说。
同桌讨论。
学生快速反应
学生尝试总结
学生在练习纸上写分数。
同桌讨论。 |
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分析图的特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在辨析比较中感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通过题组对比,引导 学生进行相应的辩析和比较,提取属性,抽象出概念。 | ||||||||||
联系生活,形成关系的眼光 | (一)正向联系(总数确定) 1.46名学生和2名老师共48人平均分,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分之一?平均分成8份?12份?……
2.一组12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3份?……
(二)逆向联系(部分数确定) 1.确定2人 这2人是这一组的几分之一? 2人是四人小组的几分之一?……
2.确定4人 4人是这一组的几分之一?……
3.12只小鸟到了1号鸟笼里,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那2号、3号、4号呢? |
同桌互说。
同桌互说。
同桌互说。
同桌互说。
指名学生说 |
拓展视野,在不同情境中加深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把握,”丰富学生对分数概念内涵的认识。
感悟同一数量既可以成为整体,也可以成为部分,再次感悟分数的本质特征。
| ||||||||||
全课 总结 拓展 延伸 |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再次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关于分数,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 | 学生谈收获
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 横向拓展学习内容。 | ||||||||||
反思 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