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清明前夕,春光方好,“新基础教育”数学学科的研究同仁们齐聚二实小翰学校区越朗厅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分上午和下午开展,上午首先是呈现两节课,然后是说课和读书分享,下午是听课老师评课和专家点评。特邀华师大吴亚萍教授进行现场指导,叶伟锋、朱丽萍、马美南三位校长参与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由东青实验学校的汤佩佩老师执教三上的《认识分数》,汤老师教态亲切,循循善诱,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分数的需求,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分数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材料的聚类分析,引导学生提炼出1/2的意义,并进一步丰富分数的内涵,在开放互动中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第二节课由第二实验小学的曹莉萍老师执教三下的《认识分数》,类比三上的认识分数结构,首先对丰富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建立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敏感,接着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发现分数的本质,最后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并丰富对分数概念内涵的认识。
课后,先是上课的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接着,由培训班的4位老师对《新基础教育论》中《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这一内容谈了读书后的心得。老师们都能结合书中理论和教学案例进行分享,华师大的吴亚萍教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进一步指导了老师们如何撰写读书报告,老师们收获良多。
下午的活动首先由培训班的每位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呈现,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吴亚萍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两位老师勇于尝试、提升自我的态度,也指出了两位老师课堂中的成功之处,都在努力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都能带领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汤老师的课在分类前还需要对材料进行交代,学生在分类的时候就能有抓手,有方向。在学生举例的时候可以课件里呈现一些生活的图,让学生看着说一说。曹老师的课在学生举例的时候可以正向联系和逆向联系,同时可以把眼光聚焦在教室里,让学生能具象的观察到。吴老师的精彩点评让在场的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每一次交流都是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研究都是思维的提升,“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每一位老师走在教学的前沿。因为研究,课堂才能真正散发生命的活力;因为研究,教师才能充分体会数学的魅力。我们庆幸,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卓越的研究之路上奔赴着。
(文:曹莉萍 摄:许芸雅 审:季焕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