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喜报︱二实小获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并评为优秀!
发布时间:2020-12-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琳珺

  11月17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考评结果我校达到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标准,成为第六批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并跻身21所考评成绩达到优秀学校之列,这是我校办学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近年来,围绕“让生命像新竹一样拔节”的教育理念,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这一工作目标的引领下,学校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把艺术之美渗透到每一颗正在成长的心灵中,为培养具有二实小特质的“健德性、健心智、健体魄、健气质”新竹娃而不懈努力。

  固本培元

  构建艺术教育管理新常态

  学校从组织、队伍、设施三方面来加强艺术教育管理网络建设,不断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1.多元组织,确保日常工作高品质运行。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清晰分工和职责,建立和完善了艺术教育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纵向有教学质量管。《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更是描绘了艺术教育发展的蓝图。

  2.培植力量,形成艺术教育高品位引领。

  学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先后多次参加培训,提升专业素养。目前,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有市学科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名,有1人成为市兼职教研员、有4人为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成员、3人成为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形成了前有引领,中有骨干,后有梯队的优秀教师队伍结构。

  3.优化设施,促进艺术特色高品格发展。

  加强艺术专用教室全方位、立体化建设,合理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准备室、多功能室9个,美术专用教室、书法教室9个,实现硬件软件配备优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专用教室学习,享受优质的教学设备,体验优质的艺术教育氛围。另建有越秀剧场、音乐街区、新竹展览馆等艺术活动场所,开放率达到100%,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表演等需要,形成艺术教育教学与活动实施优质开展的新常态。

  整合融通

  创生艺术课程实施新样态

  学校遵循艺术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在探索艺术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化育、熏陶、浸润过程中,实现了成事成人的价值追求。

  1.课程教学显本质。

  一是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学校从扎根、拔节、展叶三个维度系统构建“新竹课程”,将时代新人的素养特征化到课程体系中,形成结构合理,形态多样,评价多元的学校艺术课程实施方案,孕育学生“乐学、求真、健美”的生命拔节姿态,其中的“健美”诠释了学生培育的艺术气质指向。二是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积极开展“二实小艺术学科学习效果评价细则”研究,把日常表现与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并根据学生不同的艺术特质科学制定考核方法。

  2.课题研究优品质。

  一是在理念与实践互化中成事。建立专题研究与常态研究并重、团队研究与个体研究兼容的教研新态势,以“整体入手、点上突破、滚动发展、服务日常”的研究思路,围绕艺术教育中生成的问题,开展教材有效化实施等领域的研究。二是在辐射与引领互为中成人。学校借助“走进异域”“名师工作室”“区市五级梯队评选”“青年教师成长营”“教师成长伙伴团”等平台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成长“立交桥”,不断壮大艺术教学骨干队伍、建设优秀团队。多次承担大市、局属学校的音乐、美术教研活动、各级比赛;应邀多次派出艺术骨干教师前往青岛、上海、淮安等省内外进行讲座、指导;主动举办精品课开放式研讨活动,艺术教师先后承担研讨课40余节次;学校音乐组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青年教师李静、屠心文在市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大市参加省赛均获一等奖;近年来,艺术组论文获奖11篇,发表于省级刊物21篇。

  3.学科活动强素质。

  一是学科中渗透艺术教育。学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教师的职责,积极倡导“人人都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各科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艺术教育元素,创造性地开展学科艺术教育活动,如语文的课本剧表演、诗歌创作与朗诵,数学的对称之美等,英语的万圣节cosplay真人秀等,彰显了学科教学中的艺术之美。二是活动中融入艺术元素。每年举行的体育足球节开幕式,语文读书节闭幕式等都加强方案的顶层设计,融入艺术教育元素,把创造还给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同学,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艺术展示中,成为孩子们陶冶艺术情操、释放艺术魅力的舞台。

  打造特色

  追求艺术教育发展新生态

  学校在艺术教育之路上推陈出新,把资源转化为战略,把战略转化为特色,构建内外联动整体育人的新格局,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1.校园文化,育人有“形”。

  新建的翰学校区紧紧围绕“建一所真正属于儿童的学校”的设计理念展开,让学校建筑成为艺术教育方式的另一种存在,新竹空中农场绿意盎然;学科街区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美术长廊呈现着色彩的斑斓;四季寻梦让学生在春夏秋冬的艺术情境中去碰撞创作灵感;新竹剧场常态化展示学生的器乐歌舞表演……造就了“处处是教育”的艺术育人境界。

  2.缤纷社团,育人有“场”。

  学校创建了由“人文社、智慧园、阳光苑、艺术宫”四大类别构成的“新竹俱乐部”,现有88个课程。近年来,艺术类社团硕果累累:国家级奖项4人,省级奖项4人;8个社团被评为区优秀社团,“小云雀”合唱社团被评为“江苏省少先队优秀红领巾社团”、“小神龙”武术社团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舞蹈、民乐等社团在常州市中小学艺术比赛中均获一等奖。

  3.课外活动,育人有“道”。

  学校以鲜明的学生立场,将两大省学生工作文化品牌——新竹服务公司、七彩童年作为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的主阵地。跳蚤市场融入了艺术元素;“七彩童年”系列活动中每年的金色生日和紫色庆典的创意设计展示。

  “金色生日”成长礼、市区五四献词、六一庆典、七一诗朗诵、英语歌曲比赛、情景剧表演、走进福利院、慰问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等活动中,用艺术滋养心灵,用经典涵养正气,彰显了课外活动中“让孩子说孩子的话,让孩子唱孩子的歌、让孩子舞孩子的梦”的独特魅力。

  4.创意展台,育人有“成”。

  音乐街区秀——日日一台艺术表演: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在“music街区”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分享艺术的感受,让师生生命因艺术而润泽!

  升旗仪式台——周周一场艺术展演: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在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功能,策划“我的旗台我做主——升旗仪式自主发展舞台”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参与和艺术气质,彰显了升旗仪式以文化人的独特价值。

  活动承办场——月月一次艺术熏陶。学校着力构建贯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的全景式艺术育人场域,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智慧,塑造着更为丰盈而美好的心灵世界。

  “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收藏,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歌唱”,在学校艺术教育之路上,我们将继续坚守美育初心,强化育人担当,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大力营造育人无不尽责,育人无时不有,育人无处不在的艺术教育氛围,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超越性的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教育新贡献!

  撰稿 | 李琳珺

  摄影 | 李霞 潘亚清

  审核 | 储亚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