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是收获满满的季节。11月3日,天宁区程美琴“七彩”班主任发展工作室全体成员怀着饱满的学习热情,齐聚红梅实验小学,开展工作室第十三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食育研究:班级建设创新实践。
一堂课:紧跟时代,细处着眼
粮食浪费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今年九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学校加强食育教育,减少餐饮浪费。在此大背景下,红梅实验小学的陈婧水老师带着她六(2)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呈现了一节具有浓浓现实意义和生活气息的班队课——《拒绝校园“剩宴”,争做光盘达人》。
上课伊始,一则班级倒饭浪费严重的视频让同学们唏嘘不已。经过调查,造成班级午餐浪费的原因主要是食堂的饭菜不爱吃,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时间紧张,来不及吃。基于以上班情,陈老师引导学生以小队为单位,从细处着手,寻找解决办法。同学们在活动中市场调查菜价,讨论“黄金菜单”,学做健康菜品,通过讨论明白合理的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在丰富的体验中,同学们建立正确的食物观,掌握健康饮食的知识。
两场讲座:行而有思,思而行远
紧接着,紫云小学杨萍老师和解放路小学丁盼老师分别带来讲座《做团结、勤学、阳光的蓝精灵——谈班级文化建设》和《用心带好我的班》,奉上了一顿精神大餐。
杨老师结合生动的带班实例,跟工作室成员分享与她共度四年时光的蓝精灵中队的班级建设经验。杨老师和孩子们在行动中重新定义“蓝精灵”,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班队开放”展风采,集体竞赛创佳绩,“家校合力”进课堂,展现团结的蓝精灵。“悦读书吧”浸润书香,“共读平台”坚持打卡,展示勤学的蓝精灵。“爱心奉献”捐赠爱老,展示阳光的蓝精灵。杨老师用真心、用智慧,创设着一种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系列化、长程性的高品质班级生活。
丁老师则与工作室成员们分享仅两月有余的带班旅程。今年九月,丁老师接手一年级。聪明机智、勇敢正直、积极向上、乘风破浪的“悟空少年”,是她给娃娃们的昵称。整整齐齐排队,安安静静用餐,认认真真上课,开开心心游戏,是她在谈班级常规建设。质朴的语言,鲜活的故事,丁老师把班级岗位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建设娓娓道来。她用言行证明着,班级活动是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健全班级的组织建设、聚合班级发展的能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活动。
百家争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精彩的课堂让我们久久回味,生动的讲座让我们深深思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座的老师踊跃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老师们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课能站在学生立场思考问题,解决学生现状,目标定位准确;杨老师和丁老师的讲座很接地气,具有本土性、长期性、弥漫性和整合性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班级文化润物无声的巨大力量。活动中,工作室领衔人程美琴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成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班级活动要有关怀生命的立场,要有充满创造的实践,要有综合融通的思维。班级文化建设中,希望大家凸显“全员”、“全面”、“全程”三个关键词,并且做到六个有机整合,即与班级活动建设、与教室环境布置、与班级组织建设、与学科学习活动、与学生评价、与亮相校级活动等有机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思维的碰撞总能令人心潮澎湃。愿我们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将前辈的经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思想的波涛里乘风破浪,在班级建设实践的征程中越走越远。正如程老师说的那样,“只有主动地去探索,才有机会遇见远方最美丽的自己!”
(文:张虹;摄:宋玉;审:程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