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数学组将秉持“成事成人”的新基础理念,在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集团校长室的引领下,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培植骨干力量,彰显二实小科研强校办学特色在推进集团多元办学中的独特魅力,促进集团师生能主动、可持续、有个性地发展。
【重点工作】
一、落实常规调研,提升日常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过硬的教学质量则依赖于有序、良好的教学常规。我校数学组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优良的教学常规,从教学设计、作业批改、课堂教学新常规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有一批常规优良、教学质量过硬的成熟老师,还有一批虚心求教、肯学习的新教师。本学期将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日常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常规主要包含这几方面:
1.教学设计。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这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要有提前量(一周)。教案应切实可行,体现个性化设计。比如常规积累、核心过程推进中,我们要求同存异,进一步追求创新。(如果同年级发现教学设计一致,则教科研等第自动降为B)。
附1:教师备课要求
教师类型 | 分层要求 | ||
备课文稿 | 教学反思 | 基本要求 | |
5年内新教师 | 手写教案 | 每日及时反思,每月专题反思 | 1.制定教学计划; 2.教学内容完备; 3.教学格式规范; 4.带教案进课堂; 5.课堂高效实施。 |
35周岁以下 | 独立备课 | 专题反思,每月整理 | |
45周岁以下 | 二度设计 重建加粗 | 每月反思 | |
45周岁以上 | 每月反思 |
2.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作业布置主要集中在数学补充习题和数学练习册。这两本练习册都是基础题居多,部分地方有重复。为了避免机械的简单重复,我们可以有选择的进行练习。注意与课堂教学巧衔接,合理安排各项作业的完成时机,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意识,注重书写质量。同时,可以结合小学生数学报上的自我挑战题,把有价值的题集中起来,可以统一印制成周周练的形式发给学生练习。教研组长可以组织组内老师挖掘有价值的练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创编个性化练习,提高作业效率。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附2:作业常规要求
1.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批改要规范,及时订正错题。
2.规范批改,统一用红笔批改。等第清晰(优、上、中),订正要求明确,(原位还是旁边)订正后也要及时批改,做到班级统一,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三年级起用计分格。
3.原则上每周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选一些题目,设计一份16k大小的周周练,练习设计避免简单重复,提倡加强综合运用、操作实践、社会体验。
4.家庭作业适时、适量。
学期中,我们会开展作业检查活动,如果发现超过6处以上有问题,则教科研等第自动降为B。
3.课堂调研。开学两周后,我们将对教师进行课堂调研考核,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每位教师应落实好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常态课,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附3:调研组成员一览表(待定)
调研人员 | 被调研人员 |
潘忠德、周月霞 | 六(1、2)郭可雨 五(5、6)王燕萍 四(1、2)梅丽莎 |
恽兰娟、王 丹 | 四(5)沈安安 四(3、4)徐凯钰 三(5、6)季 慧 三(7、8)俞霞铭 |
杨艳玲、郑学琴 | 一(1、2)唐 琳 一(3、4)赵 芳 一(7、8)魏及第 一(9、10)张慧慧 |
毛修丽、黄筱钰 | 二(5、6)高 霞 三(1、2)赵子欣 二(1、2)聘4 二(3、4)叶 超 |
二、强化日常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每周的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数学组将构建以“专业引领”与“问题导向”为目标,以日常扎根性研究(年级备课组)、交流分享式研究(校区教研组)、高位引领式研究(集团学科组)三层级的教研模式,形成至下而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和至上而下“专业引领——实践反思——不断前进”两条研究路径。
附4:每月教研方式实施表
第一周 | 一月新策划(教研组长) |
第二周 | 日常扎根性研究(年级教研组) |
第三周 | 交流分享式研究(校区教研组) |
第四周 | 高位引领式研究(集团学科组) |
附5:教研组课堂实践研讨活动安排表
( 紫云)校区 | ||||
时间 | 研究主题 | 上课说课 | 评课 | 摄影报道 |
9月 | ||||
10月 | ||||
11月 | ||||
12月 | ||||
三、注重师生培养,打造健美课堂
(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徒结对,发挥榜样力量
为了更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每一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安排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新教师尽快“入格”。
附6:师徒结对安排表(待定)
师徒结对安排 | |
成熟教师 | 新教师 |
周月霞 | 郭可雨、俞霞铭 |
潘忠德 | 沈安安、叶 超 |
恽兰娟 | 王燕萍 |
王 丹 | 聘4 |
郑学琴 | 梅丽莎、徐凯钰 |
杨艳玲 | 赵子欣、季 慧 |
毛修丽 | 俞霞铭、高 霞 |
黄筱钰 | 唐 琳、赵 芳 |
张慧慧 | 魏及第 |
2.依托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本学期将结合区互联网+展示活动、市优质课选拔活动、家长开放日和打造健美课堂,以青年教师成长营为平台,邀请专家定期指导,磨练青年教师内功。
附7:各类活动安排一览表
活动主题 | 活动策划 |
市基本功选拔 | 1.参加对象:区赛一等奖获得者 2.活动时间:9月份 3.活动主题:数学学科活动 5.教学内容:待定 |
校家长开放日活动 | 时间: 教学内容:年级自定 参加对象: |
互联网+ 展示活动 | 时间:12月份 教学内容:自定 |
健美课堂系列活动 | 时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份 教学内容:年级自定 |
(二)规范质量监控,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教研组采取过程性专项调研和形成性整体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专项调研主要包括教学常规(备课和上课)、作业检查(作业批改及书写),教师听课本的随机调研(听课本调研要求:每次听课必须记录完整,旁边有点评更佳。学期结束,以听课本上的记录次数为准)。
形成性整体检测,教研组长提前安排,做好方案,采用交换监考、流水阅卷,最后及时在平台上登分。
附8:形成性专项和整体检测安排表
调研内容 | 调研对象 | |
11月 | 期中形成性作业 | 二—六年级 |
1月 | 期末测试 | 全体学生 |
附9:教研活动安排
月份 | 活动安排 |
9月 | 1.小结上学期期末测试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2.期初备课检查,课堂教学调研。 3.参加区互+教学研讨活动。 |
10月 | 1.小学一年级数字规范书写比赛通知。 2.作业常规调研。 3.健美课堂系列活动。 4.参加区互+教学研讨活动。 |
11月 | 1.家长开放日活动。 2.撰写论文,参加小数年会论文评比。 3.健美课堂系列活动。 4.参加区互+教学研讨活动。 |
12月 | 1.观摩学习首届互联网+教学大会。 2.参加区互+教学研讨活动。 3.健美课堂系列活动。 |
1月 | 1.各年级迎元旦口算比赛通知。 2.教案检查。 3.健美课堂系列活动。 4.各年级制订期末复习计划。 |